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鷂奇
編輯 /十堰柏和心理 鄒悅

最近正在搬家,新房子還沒來得及裝凈水器,妻子一直在抱怨自來水有股味道,不如凈化后的水好喝。這樣的抱怨幾天里持續了幾次,后來女兒也拒絕再喝新房子的水了。
還有一次我做飯,燒了一盤紅燒肉,妻子那段時間剛好在瘦身,她對葷菜不感興趣,在飯桌上抱怨了幾句之后,孩子也停止吃那盤菜,并且說不好吃。

我發現這兩件事情中,在我太太抱怨之前,孩子是可以喝新房子的水吃紅燒肉的。但是在我太太抱怨了幾次之后,孩子就篤定的認為新房子水就是有味道,那盤菜就是不好吃,對白開水和菜的感受是太太的主觀感受,但是孩子對水和菜的感受可能是被母親暗示出來。
在生活中,孩子的很多恐懼也是被大人強化出來。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家人開車行駛在路上,與其他的車輛發生了碰撞。當兩輛車發生碰撞的時候,家長被嚇壞當時驚聲尖叫了出來,隨后孩子開始嚎啕大哭。實際上,當時別人的車與他們的車僅僅是發生了輕微的碰撞,那種輕微碰撞的程度可能就如同汽車快速行駛壓過了一塊石頭。如果當時家長沒有尖叫,可能不會把孩子嚇哭。孩子真正被嚇哭的原因是家長當時驚慌失措的情緒,家長的失控尖叫可能激活了孩子內心的恐懼感,而不是車輛的碰撞引發了孩子的恐懼。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比如家長對三歲的孩子說,不允許亂摸多臟東西,否則上面的蟲蟲會鉆到肚子里,把肚子給咬爛。在家長的多次強化之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可能被暗示成一個潔癖患者。還有家長把學習成績作為孩子活著的唯一意義,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如果成績不好,將來就找不到飯碗,如果找不到飯碗,就一定會被餓死。在家長無數次的暗示之下,孩子就可能出現學校恐懼癥以及考試恐懼癥,因為在孩子的心中把考不好與死亡畫了等號。甚至家長不需要對孩子說什么,家長只要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表現出極端的焦慮、恐懼、憤怒,孩子雖然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是家長的這些情緒卻又被孩子真實的體驗到,于是孩子也會對這些問題產生極端的情緒反應。

所以家長不但會影響孩子的三觀,而且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當家長把有情緒問題的孩子送去做心理咨詢時,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自身的情緒應該得到妥善的處理?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