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主要的是孩子正值花季少年,應該以學習為主,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不負韶華。
特別是家有女兒的父母,更是一萬個不支持孩子早戀。在我們傳統(tǒng)觀念里,很習慣性地把女孩當成弱勢一方,生怕她們吃虧。
當我接到正讀初三女兒班主任發(fā)來一張女兒和一男生坐在操場一角的照片,并附了這么一段文字:
他們倆在操場上談戀愛被年級主任抓到,并拍下照片。女生的頭趴在男生的大腿上,學校不允許談戀愛,你好好跟她談談,我明天上午再找他們談話。
我有種如雷灌頂?shù)母杏X,還有幾個月就中考了,萬一女兒因這事影響中考,怎么辦?
我不斷地反思,我們和女兒的親子關系向來很好,她也不缺愛。在學習方面,我們也沒有給她壓力,反而很佛系。家庭氣氛相對來說,是比較輕松和諧的,她怎么會想到去外面尋找愛的溫暖?
我突然想到近兩月里,家里發(fā)生大事,我整天疲于奔命的去處理,回到家里也沒有了往日的笑容,整天黑著個臉,也許女兒沒有安全感了。
在接到女兒前,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情緒,盡量做到心平氣和。女兒也許有點心虛,只是看了看我啥也沒有說,回到家就洗洗睡去了。
等女兒回房間睡覺后,我把照片給先生看,想跟他商量該怎么做,可他看完后輕描淡寫的說:這不是什么大事,這個年齡互生好感很正常,只要不影響學習就行。
我說都被級主任抓現(xiàn)場了,怎么辦?他居然來一句,不用管,順其自然就好。
好吧!在教育女兒這事上,爸爸一直心很大的,看來這事指望不了他。明天如何回復老師,如何面對女兒?
我該怎么做才能不傷害到孩子,那時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翻滾著!心里那個煎熬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我冷靜下來后,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事情的經(jīng)過,最后終于做出以下決定:
第一步,我決定找男孩家長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在家表現(xiàn),了解他家長的態(tài)度和教育理念,共同商量怎樣配合去引導孩子如何正確面對這事。
第二步,找班主任和級主任,我需要知道他們的態(tài)度和處理意見!我心里是非常清楚如果處理不好的話,特別是萬一照片不小心泄露出去,對愛面子和自尊心極強的女兒會是致命的打擊。
第三步,我找機會和男孩單獨見面,這是在她媽媽配合的情況下完成的,剛開始孩子很緊張,我跟他說你不用緊張,我不反對你們戀愛,但請別太高調(diào),你們都高調(diào)到被主任拍照了,我可不想再看到還有下次。
我跟他商量,以后每個周末他們是否可以互相補課,他體育好,教女兒鉛球;女兒幫他補數(shù)學,我做飯給他們吃,他同意了。
第四步,我委托女兒最好同學的媽媽,希望她平時可以幫忙傳遞有關我女兒的信息。每天從她女兒處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信息,讓我能夠了解女兒在學校的一些情況。
晚修接到她回家,準備了夜宵給她吃,在她吃的時候我說我們聊聊,她一聽立刻說:我知道你想聊什么,老師不是都跟你說了嗎?你愛咋樣就咋樣!好家伙!還沒開始就來情緒了!
我說你有點激動,媽媽相信你,所以才要問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也給跟班主任解釋清楚。
要說我女兒你還是很優(yōu)秀的,讀初中就有男孩喜歡,而且還是全班女生的男神,聽說隔壁班的花癡都來你班教室門口等他,我因為長得太安全,讀書的時候沒有男同學喜歡,媽媽一直覺得挺遺憾的。
女兒看我沒有責罵的意思,也慢慢平復下來了,就說近段時間看到我整天黑著臉,她很難過,男同學看到她不開心就關心她安慰她,并沒有做出格的事情。
我對女兒說:我不反對你們的事,但要讓你明白:女孩子任何時候都要自尊、自愛、自強,跟男孩交往時一定要守住你的底線,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這是重中之重!
就這樣女兒的早戀照片就告一段落,一切歸于平靜,我用我的方式方法了解她在校的一切,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責罵和不滿,偶爾問她一下和她的小男友怎么樣了,她也會開心的回應。
青春真好!經(jīng)歷就是經(jīng)驗和財富,與對和錯并沒有什么關系。我想,多年以后,當他們回憶起來也是美好的!
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指引者、領路人,允許孩子犯錯,要是孩子不犯錯,怎么可能從經(jīng)歷中總結(jié)出經(jīng)驗,怎么可能健康成長呢?
]]>引言
蘇聯(lián)學家高爾基曾說:“青春是一個普通的名稱,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滿著艱苦的磨煉”。近年來,隨著社會中各個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往寄宿制學校進行學習。
而這些寄宿制學校中的初中生,更容易產(chǎn)生叛逆的心理。在社會上有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一些叛逆的青少年,在傳達自己想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時,往往會通過選擇父母不喜歡的衣服和妝發(fā),來宣泄出他們內(nèi)心的不滿,當他們的父母看到這一情景的反應越大,他們就會越堅持不懈。
這些叛逆的青少年就仿佛是,在向父母宣示自己的立場,希望父母能給予自己獨立生活的空間,同時也反映了初中生等青少年們對成人世界道德價值觀的反叛態(tài)度。
針對寄宿制初中生的親子代溝問題,我們必須要嚴加關注,家庭作為社會中的核心群體,父母和孩子作為家庭中的核心人員。如果父母和子女雙方真誠對待,父母加強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并且不將彼此的意愿強加在對方的身上,那他們的生活將會變得十分和諧,青少年叛逆心理出現(xiàn)的程度也會降低。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以及復雜多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青春期的孩子們面對生活、學習、社會的壓力不斷累積,而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最敏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是心理最易發(fā)生紊亂的時期。
根據(jù)社會大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顯示,社會上90%的初中生,都具有叛逆的心理,尤其寄宿制學校初中生的叛逆心理最為嚴重,且它們與父母的關系十分平淡,長時間缺乏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作為父母,他們也很少主動的與孩子交流,詢問他們生活中、學習中的事情,而初中正處于身體發(fā)育和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這時候的他們想要獨立言行的欲望更是顯著增強。
他們不想依賴父母、依賴老師,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心中所想,因此這些初中生的情緒起伏也很大,可能上一瞬間的他們還是滿心歡喜,下一瞬間就立刻變得垂頭喪氣。
寄宿制學校的初中生相比于走讀的學生,他們與父母見面的機會更少。而家庭是除了學校之外,孩子們生活的第二個重要場所,父母作為家庭的主導人員,他們要經(jīng)常與自己的孩子交流,關注孩子的成長發(fā)育,填補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共同尊重與理解,學會傾聽與接受。
一些寄宿制家庭學校的初中生,很有可能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這時候父母就可以在月底的時候舉辦一次友愛的“家庭會議”,鼓勵子女都參與進來,從而讓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在家庭中也是有一定位置的,并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被父母掌控,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以此來增加子女與父母交流的積極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子女與父母的心靈相互融合、碰撞,讓父母與子女都感受到雙方的真誠,通過家庭會議這種實踐活動,讓雙方的交流不只停留在物質(zhì)奉獻這些表面形式之上,從而變得更加深入,更加有利于寄宿制學校初中生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們,他們的情緒是十分敏感易變的,當自己的行為受到阻攔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性格執(zhí)拗,甚至出現(xiàn)偏激的行為。而親子關系作為父母與孩子情感溝通的主要關系脈絡,對處于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眾所周知,長期的親子分離,容易使得孩子、甚至是父母產(chǎn)生多變的情緒,時間長了之后,很有可能導致青春期中的孩子出現(xiàn)精神障礙,甚至患上“抑郁癥”。而處于寄宿制學校的特殊管理模式下的孩子們,長期與自己的父母分離,使得孩子心理健康發(fā)生問題的概率大大增加,叛逆心理變得更加嚴重。
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上,有些父母會要求自己的子女,對他們的命令絕對的服從,子女不能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無條件的以自己的父母意見為優(yōu)先,所謂“父母說的話就是對的”。
而隨著時代中不斷的發(fā)展與變化,這樣的親子關系很容易造成,家庭親子沖突,矛盾也會逐漸加深。
在初中生所處的人際關系之中,親子關系占有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他們一生中最初體驗的人際關系,也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親子關系的發(fā)展會影響初中生后期情感、性格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不和諧的親子關系,會使得親子沖突增加,孩子的心理出現(xiàn)偏執(zhí)的狀態(tài),在寄宿學校的行為表現(xiàn)也會變差。
由此可見,對于在寄宿制學校生活學習初中生,親子關系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對初中生叛逆心理的形成更是起著最直接的作用。
而父母必須要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行為表現(xiàn),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遇到原則性的問題,家長絕對不能采取“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要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如果一味的忍讓,會讓本就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變得更加的猖狂,時間長了之后,局面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學校老師,作為父母更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狀態(tài)。
寄宿制學校的初中生是最容易與父母出現(xiàn)代溝的青少年群體,這個代溝產(chǎn)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與父母之間溝通不暢所產(chǎn)生的。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寄宿制學校的初中生與父母交流的方式,只能依靠網(wǎng)絡通訊設備,不能面對面的交流,所以初中生的內(nèi)心幸福感大大降低,體會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懷,由此變得叛逆,甚至對父母充滿敵意。
而“早戀”正式初中生叛逆心理下最具代表性的行為表現(xiàn)之一。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初中生的心智也逐漸開始發(fā)育。
在他們得不到父母陪伴的時候,這些初中生的心理變得落寞、空虛,對一些事情都才用防御的態(tài)度,戒備心很重。
而異性同學的出現(xiàn)正是讓他們卸下防備的主要人選,他們可以相互訴說心事,相互陪伴出行游玩,打發(fā)無聊的時間,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與寂寞,于是雙方也逐漸從好朋友的關系發(fā)展成“曖昧對象”的關系,最終也就變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早戀。
時間長了之后,初中生們會選擇將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向自己的“早戀對象”訴說,而不與自己的父母講述,至此之后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變得越來越深,雙方都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看待事情,初中生的叛逆心理也不斷地增強。
對于父母反對早戀的態(tài)度,他們根本就不不予理睬,反而堅持己見,他們想要用自己所認為的叛逆行為,來引起父母內(nèi)心的不適。
而這時候的初中生哪里懂得這些情愛呢,他們只不過是想要通過這一叛逆的行為,表達他們內(nèi)心的不滿,讓父母放更多的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在他們的工作上,初中生們也想要通過這個偏激的做法,讓父母多關心、多陪伴他們。
結(jié)語
從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可以看出,親子關系不和諧、親子代溝的出現(xiàn),在寄宿制初中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他們得不到父母溫暖的撫育,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生活的幸福感急速下降,不安全感以及依賴心理增強,叛逆心理提高,而這些都是寄宿制初中生叛逆心理產(chǎn)生的主要外部因素。
親子的親密程度作為初中生叛逆心里嚴重程度的指標,對于研究寄宿制初中生親子關系與叛逆心理的產(chǎn)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親子親密程度越高的初中生,越不容易出現(xiàn)叛逆的心理。
家庭親密度高的初中生心理也更加的健康,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相互溝通次數(shù)也較多,父母與孩子更是發(fā)展成了朋友的相處模式,他們無話不說、無話不談,雙方關系緊密和諧。
青少年們在這一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增強了他們心理抗壓的能力,避免了青少年出現(xiàn)叛逆心理的情況,但是在社會寄宿制的教育模式之下,初中生們的成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他們長時間與父母分隔兩地,見不到面,雙方缺乏溝通與交流,不能夠及時防治寄宿制初中生叛逆心理的產(chǎn)生。
參考文獻
《逆反心理的網(wǎng)絡輿情傳播機制研究》
《初中生逆反心理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人格的中介作用
《初中生逆反心理現(xiàn)象學生精神衛(wèi)生狀況對照分析》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與操作》
]]>中學生厭學越來越多,解決中學生厭學問題迫在眉睫,要解決厭學,讓學生喜歡學習,首先要了解厭學的原因。
學生厭學,基本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從小比較溺愛,孩子的責任心,意志品質(zhì),吃苦精神都比較差。二是在學習中的失敗比較多,體驗的都是痛苦與無奈。
所以解決厭學,主要從這兩方面解決,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主要是家庭教育解決,家長學習。在學習中沒有好的體驗,是心理咨詢師協(xié)助解決,大多數(shù)厭學的學生,并不是不想學習,二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形成了想學學不進的條件性厭學情緒,本質(zhì)是焦慮情緒,這個焦慮主要是自我評價低,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學不會某科,老師針對我等。
據(jù)了解,重點中學的厭學問題很嚴重,老師也沒有解決的好方法,嚴重了可能導致休學,休學以后復學困難,能不能參加中考、高考都是問題。
心理咨詢師怎么調(diào)整厭學,分析厭學形成的過程和原因,解釋厭學是一種條件反射,只要把焦慮解決了,情緒平靜了,就可以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