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伴侶》雜志2024年2月總第537期P44《婚戀診室》
本期專家:潘麗雯,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廣東省心理學學會會員。
我和丈夫經相親認識,半年后就結婚了,婚后育有一子,今年剛滿一歲。婚前丈夫對我挺遷就的,但后來我才發現他非常愚孝,不分對錯,處處偏袒婆婆。
婆婆常常和我鬧矛盾,對我頤指氣使,要求我什么都要聽她的。若是我跟婆婆起了爭執,丈夫總是站在婆婆那邊,甚至還動手打我。每天看到婆婆,我都很壓抑、難受、窩火,可又不敢說半個字。
后來,婆婆說沒辦法適應大城市的生活,主動提出要搬回鄉下。丈夫對此很愧疚,認為是我逼走婆婆的,對我怨氣很大,經常對我言語譏諷甚至還要和我分房睡。
我一直默默忍受,眼看丈夫已失業好幾個月了,家里經濟緊張,可他卻一直不去找工作。每次我催他卻反遭埋怨,丈夫怪我破壞了家庭和諧,要我一個人養家。
丈夫的愚孝和冷淡讓我很難受,我感覺日子快過不下去了,請問我該怎么辦?
婆媳矛盾,本質是權利的斗爭,是很多家庭需要面臨、應對的問題。
很多婆媳矛盾,從表面上看是一些生活習慣、觀念上的不和,但從深層次看則是一場愛的爭奪戰:母親想讓兒子只依戀她一個女人,妻子則想讓丈夫只寵愛她。
對于婆婆而言,兒媳婦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是個外人,甚至有不少婆婆覺得兒子婚后自己的輩分提升了,家庭地位應該更高,大小事理所當然由自己說了算。
但對兒媳婦而言,自己與丈夫建立家庭,生兒育女,自己才是這個家真正的女主人,婆婆來自己家只是“客人”。因此,兩人很容易形成敵對關系,導致婆媳關系惡化。
雖然婆媳矛盾總是難免的,但關鍵是如何有效地去處理這些矛盾。
一、嘗試接納包容,構建和諧家庭的基石
婆婆作為長輩,其價值觀早已根深蒂固,要改變她的思想和觀念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并且,丈夫和婆婆畢竟是母子關系,關系模式早已建立。
若兒媳婦對婆婆有太多攻擊、抱怨、指責,并強迫丈夫站到自己一方,難免會讓丈夫反感,夫妻關系會越來越差。若兒媳婦與婆婆計較、斗爭,即使其贏了,丈夫內心也會不愉快。所以,婆媳關系中要么雙贏,要么保持距離。
目前張女士與丈夫關系較差,丈夫對她怨氣很重,婚姻已陷入不良狀態。要改善夫妻關系,需要先從改善婆媳關系入手。
張女士可嘗試做到“愛屋及烏”,接納婆婆,允許丈夫去孝順母親,婆婆過得開心,婆媳關系緩和,丈夫內心的怨氣自然也會減少。
二、多些理解支持,助頹廢丈夫走出艱難期
事業是男人立足的支柱,事業發展的好會讓男人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反之往往會讓男人變得陰郁或暴戾。在這一點上,男女的感受是有很大差別的。
失業對男人而言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很多男性因為自尊心強,不會把焦慮、挫敗、郁悶等表現出來,寧愿一個人待著。
雖然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工作機會,但求職的過程中也會反反復復遭遇挫敗,難以立即找到心儀的工作。因此很多男性頹廢、一蹶不振,內心承受著難以言說的焦慮、抑郁和孤獨。
此時,家庭的溫暖、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對于男人來說非常重要。
若這個階段受到妻子不斷的施壓、指責抱怨和否定,男人會更沮喪、消沉,甚至破罐子破摔,夫妻關系也會隨之惡化。
如果妻子能夠主動與丈夫和解,給他一定的空間、時間,并支持陪伴他走出沮喪期,把失業當成夫妻同甘共苦的一個契機,經歷這些后,夫妻感情會變得更加牢固。
現階段張女士在婚姻中感到受傷,內心積累了很多的憤懣、委屈,甚至想到了離婚,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一旦了解清楚婆媳矛盾的本質,理解丈夫正處于低谷期的痛苦,或許選擇主動修復關系更為理智,從而慢慢學會平衡家庭沖突、更好地經營婚姻。
潘麗雯
· 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資深咨詢師
·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 沙盤游戲咨詢師
· 家庭教育心理指導師
· 廣東省心理學會會員
· 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
· 廣東省醫學會健康傳播自媒體聯盟常務委員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已做原創保護,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I ? 聽說吧
聽說吧心理機構,16年口碑相傳
來訪者遍布國內外
]]>婆媳關系的和諧對于家庭的穩定和幸福至關重要,而機智地處理好婆媳關系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以下是我對于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的一些見解,并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說明。
首先,尊重和理解是建立良好婆媳關系的基礎。婆婆和媳婦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在相處過程中,要尊重對方的習慣和觀點,避免強行改變對方。例如,媳婦喜歡在周末睡懶覺,而婆婆習慣早起。雙方應該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指責。
案例:小紅和她的婆婆在生活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婆婆習慣早睡早起,而小紅則經常熬夜。然而,小紅尊重婆婆的生活習慣,不會在晚上制造噪音影響婆婆休息。婆婆也理解小紅的工作需要,不會過分干涉她的作息時間。
其次,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出現矛盾和分歧時,及時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時也要傾聽對方的意見。在溝通時,要注意語氣和方式,避免爭吵和沖突。
案例:小美和婆婆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存在分歧。小美認為孩子應該多參加興趣班,而婆婆則認為孩子應該輕松快樂地成長。通過溝通,她們最終達成了一致,在保證孩子快樂成長的前提下,適當參加一些興趣班。
此外,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也非常重要。雙方要相互信任,不要輕易懷疑對方的動機和意圖。
案例:小麗的婆婆經常幫忙照顧家庭,但小麗從不懷疑婆婆的用心,而是心懷感激。
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案例:小張的婆婆喜歡嘮叨,小張明白這是婆婆關心家人的方式,所以她總是耐心傾聽。
最后,適當保持距離,給彼此一定的私人空間,避免過度依賴或干涉對方的生活。
總之,機智地處理好婆媳關系需要尊重、理解、溝通、信任、換位思考和保持適當距離。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婆媳關系可以變得更加和諧融洽,為家庭帶來幸福和穩定。
]]>婆媳關系矛盾
前兩年參加了一個全國婚姻家庭調解高峰論壇會議,各地婚姻家庭咨詢師云集,吃飯時正好我們一桌聊起了婆媳關系這一塊,其中成都一個咨詢師說,她有一個來訪者,經常加班,所以下班回來后正常都是一個人吃飯,幾年后她婆婆生病去世,來訪者心生憐憫,突然良心發現,感覺對不起死去的婆婆,雖然婆婆愚昧無知,愚不可及,在家庭共處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過激的行為,毆打辱罵過婆婆。
飯菜
但萬萬沒想到就是她婆婆死去沒幾天,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女兒說發現過好多次她奶奶往那只藍色的菜盤里面吐口水,她自己回家里后,盤子里的菜都被她一個人吃了。后來導致來訪者看到那個廚房就不想吃飯,無論在哪里看到藍顏色的東西就惡心不舒服。
后來杭州一個老師又講了一個,因為婆婆強勢霸道,兒媳婦因為原生家庭背景卑微,性格懦弱,經常被打壓凌辱,起了報復心理,每天早上起來后,會偷偷到衛生間拿著婆婆的牙刷,在抽水馬桶里絆和幾下再放回去。
抽水馬桶
應該是來訪者兒媳婦多少有點人格障礙,家里婆媳關系不好,職場上人際關系也不順,所以尋求咨詢師的幫助,這件事一直折磨著她的內心,在老師的循循善誘,耐心開導下,她自己主動打開心結說出了實情。
寄語:
人在倍受打壓的同時,都會尋求一個心理平衡。這種平衡機制是用來維護身心健康的,也是最直接的本能反應。但是如果你的行為太過激和隱晦,就會被定義為另類,被世人所難以接受和恥笑,給自己也帶來無形的壓力和包袱。
]]>燕子跟媽媽的關系就沒有那么親密,媽媽對她總是很挑剔,不管她做什么媽媽好像都不滿意。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夸過她。
正因為如此,燕子才覺得老公的家庭特別溫暖。她覺得婆婆是一個特別溫和的人,所以才會有這么溫馨的家庭氛圍。
可當燕子嫁進來以后卻發現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樣。不知道為什么,燕子總覺得婆婆好像特別排斥她。燕子和老公新婚燕爾,難免如漆似膠,可是每當兩人膩歪在一起的時候,婆婆總是找各種理由使喚老公,好像壓根看不得他們小夫妻親密似的。
有時候婆婆不在家,燕子喜歡躺在老公身上和老公一起看電視。有時候婆婆突然開門進來看到燕子和老公親密的樣子就會拉著臉訓斥燕子,摟摟抱抱成何體統。燕子不明白,夫妻不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嗎?他們小夫妻感情好,婆婆為什么不高興呢?
有時候,婆婆跟兒子說點什么的時候會把兒子叫進她的臥室,然后從里面鎖上門,生怕燕子聽到似的。母子倆好像總有說不完的話,關在臥室里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還總是有說有笑的。燕子就覺得心里特別不舒服。她總覺得自己是多余的。
婆婆換衣服的時候從來不會避諱自己的兒子。而且夏天的時候婆婆總是上身只穿一件內衣就在家里晃來晃去的。燕子覺得特別不雅觀,就讓婆婆好歹穿一件外衣。婆婆卻說天熱的時候她一直這樣穿,還說燕子是個女人還這么大驚小怪。燕子說老公是男人啊,婆婆卻說自己兒子,從小光屁股養大的,更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了。
有一次,燕子從娘家回來,沒有提前告訴老公。當她回到家,打開自己臥室門的時候一下子就驚呆了!婆婆和老公一起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著了。因為天熱,老公穿一件大褲衩光著膀子,而婆婆下身穿了一條裙子,上身依舊只穿了一件內衣。那一刻,燕子突然就覺得惡心!她想不明白,婆婆想午睡為什么不去自己的臥室,而要跑到兒子兒媳的臥室,跟兒子躺在一起睡?
因為生氣,燕子“啪”一聲關上了門,老公和婆婆被驚醒了。兩人若無其事地坐起來,說燕子回來也不說一聲。
那一刻,燕子覺得自己好多余!她生氣地沖著婆婆和老公發起了脾氣,漲紅了臉罵老公和婆婆有病!婆婆就和她吵了起來。兩個女人越吵越兇,吵到最后婆婆竟然轉頭對兒子說:“兒子,跟這個女人離了,太不懂事了!”老公走過來把親媽拉了出去。然后又跑回來哄燕子。
老公說,自己父親年輕時出軌拋下他們母子跟小三過去了。他媽媽一個人把他拉扯大不容易。母親為了他一直沒有再找,這些年他們母子相依為命,母親已經習慣依賴他了。再說,母子倆睡在一張床上有什么呢?小時候不都這樣嗎?又沒有怎么樣?
燕子聽后覺得不可思議,誰家成年的兒子還跟母親睡在一張床上?
那些日子,燕子心里很糾結。離婚吧,好像也沒到那個地步;不離吧,心里就跟吞了一只蒼蠅似的。
老公見燕子總是生氣就對燕子說以后他會注意和母親相處的方式,讓燕子不要再計較了。燕子心軟,就沒有再較勁。
后來,燕子懷孕了。一家人都挺高興的,婆婆對燕子的態度也好了很多。
兒子出生后,燕子就每天忙著照顧孩子。嬰兒晚上也會哭鬧,燕子照顧孩子特別累,就想讓老公也分擔一下。誰知道老公總是嫌孩子煩,嫌孩子影響自己休息。燕子特別生氣就跟老公吵了起來。婆婆心疼自己的兒子,就讓燕子的老公到她臥室去睡。燕子一聽一下子火了,對著婆婆就罵了起來:“怎么?等不及啦?我還沒死呢!這是我老公,你要是缺男人自己想辦法去,不要打我男人的主意!”
燕子在氣頭上,可能話說得太重了!婆婆一個耳光就扇在了她臉上,老公也對著她罵起來。母子倆你一句我一句把燕子罵得都崩潰了!燕子抱著孩子就要跳樓。
老公一看害怕了,上前就去抱住了燕子。誰知道婆婆卻指著燕子對自己兒子說:“你把孩子抱過來,讓她跳!想死讓她自己一個人去死,不要拉上我孫子!她以為她是誰呀?反正孩子也生了,要她也沒用了。讓她跳!”
燕子一聽婆婆這話,反而清醒過來了。她才不要為了這樣的人去死!不值!
燕子抱著孩子就回了娘家。
燕子的媽媽雖然看上去對燕子不夠溫和,但當她聽了女兒受的委屈,立馬就坐不住了。她對燕子說:“燕子,別怕,有媽在呢!你要是覺得委屈咱就不跟他過了,以后有爸媽一口吃的就有你和孩子的。我和你爸爸養得起!”
老公來接燕子的時候,燕子的父母把女婿好一頓罵!孩子都有了,燕子不想離婚。她要求老公給婆婆在家附近租個房子,和婆婆分開住。以后,他們也會好好孝順婆婆,只是不能住在一起。
原以為這種解決方式不會有什么問題,誰知老公卻說自己媽媽從小到大一個人養活他不容易。他可以不要老婆,但絕不會拋棄媽媽!燕子說這不是拋棄,只是不住在一起而已,以后該怎么孝順怎么孝順,不會不管她的。可是老公卻說沒有他,媽媽會活不下去的,自己一輩子都不會跟媽媽分開的!
燕子和老公最終還是離婚了。因為在哺乳期,孩子給了燕子,老公出撫養費。
走出民政局的時候,兩人向著相反的方向走去。誰也沒有回頭!
]]>大家好,我還是那個沒事愛聊天的中年老金。今天聊點什么呢?
一位網友留言:房子自己買的,孩子自己帶的,逢年過節也會給婆婆錢。我能理解婆婆鬧離婚的痛苦,只能找兒子尋求心里安慰。也能接受婆婆來家里住個十天半個月的,但是我實在無法接受她來就算了,還要帶著老公外婆,而且不知道要住多久。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她的抱怨,反復訴苦,散播負能量。而且也不聽我勸,很固執。因為這些事,已經想離婚了,老公的態度讓人寒心,覺得我為什么不顧及他的感受,他媽又不會長住,為什么我要這么刻薄,我現在流產第三天,他還和我吵架,回想起生孩子那天,也是類似場景,我就痛苦的整夜睡不著覺,我不理解,也想不通。都40歲了,對婚姻是不是太天真了。
網友回復一:都說彩禮,產房見人心,一個要相伴一生的男人在你兩次最虛弱,最需要人的時候不顧你的感受和你吵架,更別提照顧好你了,房子還是還是你自己買的,很難想象,如果房不是你的,你在他心里更什么都不是,房是你的,孩子自己管,婆婆和老公的姥姥來家里肯定還是得你照顧,那么,要這個男人有什么用,40歲懷孕流產,身體可想而知!
網友回復二:租個房住唄。一個月幾百塊而已。減少很多煩心事。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吧!各位有什么高見?歡迎留言討論!
]]>首先,婆媳關系不一定是天生的冤家。婆媳關系緊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慣性思維。婆婆和媳婦都習慣于對彼此的角色有既定的看法,容易產生誤解和偏見。比如“婆婆總是這樣,媳婦什么都不懂”等。這種思維定式難免造成摩擦。
2. 權力問題。婆婆過去一直掌權,而媳婦進入新家庭也渴望有自己的權力和決定權。這可引發兩者的權力之爭,成為關系緊張的原因。
3. 生活習慣不同。兩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習慣往往不同,在日常相處中難免會產生不適應和矛盾。這也是婆媳關系緊張的一個重要方面。
4. 對子女教育意見不同。婆婆和媳婦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如管教方式、生活習慣養成等,意見不合,會相互指責而造成緊張。
5. 影響丈夫的角色。若丈夫在妻子和母親之間無法達成平衡,偏袒一方,也會加劇婆媳關系的緊張,影響全家和諧。
6. 經濟問題。有時婆婆會對媳婦或子女在經濟上過于依賴,或媳婦對婆婆的經濟支持不滿,這也是關系緊張的原因之一。
7. 溝通不足。婆婆和媳婦都不愿意主動溝通,或在溝通時態度不佳,這使得許多誤解得不到澄清,矛盾得不到化解,關系難免緊張。
以下總結是處理婆媳關系的方法:
一、改變思維方式
1) 改變對彼此的既定印象,改變“婆媳就是冤家”的思維定式。要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對方。
2) 增進互相了解,找出共同點。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學會容忍差異,化解偏見。
二、權力平衡
1) 婆婆要理解媳婦在新的家庭中的重要性,給予必要的權力和信任。比如邀請媳婦參與決定家庭大事,分享家務等。
2) 媳婦也要體諒婆婆的長輩地位,表達適度的孝順。在需要時,采納婆婆的意見。避免過于強勢,引起婆婆的反感。
三、加強溝通交流
1) 婆婆與媳婦要經常溝通,聊聊各自的經歷、看法,分享心里話。這能增進理解,化解誤會。
2) 婚姻的丈夫應發揮溝通作用,疏導兩者的關系,讓婆婆理解媳婦,媳婦體諒婆婆。必要時幫助澄清誤會,引導達成共識。
四、一致的教育理念
1) 婆婆與媳婦應就子女教育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達成一致意見。
2) 若在教育問題上有分歧,應避免當著子女的面爭吵或執拗己見。這會對子女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
五、互相體諒
1)婆婆要體諒媳婦剛進門的不適應,給予時間和空間適應新環境。
2)媳婦也要體諒婆婆羞于與陌生人相處的心情,給婆婆適當掌控感。體諒是改善任何關系的基礎。
六、分清界限
1)婆婆應理解媳婦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間,不要對她的每一舉動作出評論。
2)媳婦也要明白自己只是婆婆兒子的妻子,不要過度干涉婆婆的生活方式。分清界限,避免關系過度糾纏。
七、相互關心
1)婆婆關心媳婦的生活和身體,定期給媳婦打電話問候;
2)媳婦也要經常去婆婆家看望,送禮物,表達關心,這可以增進感情,化解隔閡。
八、公開表達贊賞
1)婆婆在其他親朋面前表達對媳婦的贊賞,這會讓媳婦感到被認可和重視。
2)媳婦也要在婆婆面前稱贊婆婆的美德,這會讓婆婆感到媳婦的誠意。贊賞可以化解情緒,改善關系。
九、聯手處理家務
1)婆婆與媳婦可以選擇一些可以共同參與的家務,如烹飪、家庭會計等,一起完成。這不僅可以增加兩者相處的機會,讓兩者產生協作默契,也能減輕彼此的負擔,達到互利雙贏。
十、定期外出活動
1)婆婆與媳婦選擇一些兩者都感興趣的活動,定期一起外出,如逛街、看電影、旅游等。一起共度閑暇時光,有利于增進感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產生新的交流。
通過上述種種努力,溝通增進,互相關心體貼,權力和諧分享,一起解決實際問題等,婆媳關系自然就會變得融洽睦鄰。這需要時間與耐心,但結果一定令人欣慰。只要兩人都本著友善和理解的態度,天生的冤家也可以變為知心朋友。
]]>在中國,婆媳關系自古難處,婆媳矛盾是家庭中最常見的沖突來源之一。
雖然改善這種關系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緊張關系,建立更和諧的關系。
導致婆媳關系緊張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婆婆在家庭中擁有很大的權力和權威。
她經常被視為家庭的女家長,被認為對她的兒子和兒媳有很強的影響力。當兒媳想要維護自己的獨立性并做出自己的決定時,這可能會導致沖突。
另一個因素是,婆婆總會期望兒媳優先考慮丈夫那邊的大家庭,而不是自己的小家庭。在中國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
這可能會給兒媳帶來壓力,強迫她把公婆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這會導致婆媳之間的怨恨和沖突。
此外,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面子”以及維護社會地位和聲譽,還有對婚姻雙方家庭門當戶對的要求,也可能導致婆媳關系緊張。
婆婆可能會覺得兒媳在某些方面沒有滿足自己的期望,就對兒媳總是挑三揀四,故意找茬,以此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這可能會導致婆媳之間的沖突。
婆媳關系緊張,往往也是因為缺乏溝通。有些女性可能覺得她們的婆婆試圖控制她們的生活,或者對她們的選擇過于挑剔。
另一方面,婆婆也可能會覺得兒媳不尊重她或她的兒子。克服這種溝通障礙的關鍵是女性雙方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積極努力提高她們的溝通技巧。
導致婆媳關系緊張的另一個常見因素是婆媳之間微妙的情感爭奪。婆媳雙方都有可能覺得對方在試圖和自己爭奪兒子或丈夫的愛。這會導致嫉妒和怨恨。
為了克服這一點,家庭中的兩位女性都要記住,她們是在一個團隊里的,她們更應該考慮兒子或丈夫是否快樂和幸福,而不只是為了自己的情感滿足。
另外,婆媳雙方可能對彼此的關系有著不同的需求。例如,婆婆可能希望與兒媳保持非常親密的關系,或者深度介入兒子的小家庭中的事務;而兒媳可能希望保持距離,不讓婆婆過多地干涉自己的小家庭。
對于女性來說,理解和尊重彼此的界限是很重要的,雙方需要多些溝通和理解。
那么,如何改善中國婆媳關系呢?一種方法是建立明確的界限,彼此之間開展真誠的溝通。雙方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對方的需求和愿望,并愿意妥協。
另一種方法是挑戰和改變傳統的文化期望。這需要讓自己和其他當事人了解現代中國家庭關系的發展變化趨勢,以及女性角色的變化,還有積極努力打破婆媳之間的傳統權力結構。
根據心理學家的說法,建立更牢固關系的一種方法是通過共同的經歷和活動。這可以包括一起做飯,一起度假或一起上課。這有助于在兩個女人之間建立更好的關系。
另一種改善關系的方法是通過同理心。這意味著試著理解對方的出發點,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這有助于減少憤怒和怨恨的感覺,并能導致更積極和富有成效的關系。
改變需要時間。改善婆媳關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耐心、毅力和妥協的意愿。
請明白,每一種關系都是獨特的,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婆媳關系注定都是處理不好的。通過雙方的努力和理解,一段健康的關系是可以形成的。
]]>我寫下這些文字記錄我和兒子與青春期厭學戰斗的歷程,記錄我的心路歷程也希望對同樣處于煎熬的您有些許幫助。
我以為這世間的疼痛
只要生生忍者
硬著頭皮扛著
就一定會披荊斬棘撥云見日
我以為這婚姻的磨合
只要不斷忍讓
橫著心堅持
就一定會守得花開見月明
我以為這是婆媳之間的戰爭
只要不停退讓
就一定會讓家庭和睦萬事如意
可是一個青春期孩子厭學
已經崩塌了我所有的信念
我質疑我的忍讓
我質疑我的退讓
我質疑我的軟弱
2022年3月是噩夢的開始
兒子突然不上學了
他說他想殺人或者自殺
好似一聲驚雷
驚醒了我所有的粉飾太平
一直以來
我是一個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人
從小到大
我一直作為一個優秀的個體而存在
做事情
我力求精益求精
做人
我一直是個老好人
即便為難自己也要幫助別人
我是老師眼中的優秀班干部
我是父母心中堅強獨立的女兒
我是領導心中勤奮敬業的好員工
我一直追求優秀
以此證明我的價值
我一直以為
只要我足夠優秀
只要我足夠堅強
只要我足夠勇敢
就可以抵御一切風雨
就可以抵擋一切變故
當風雨來襲
我才知道
這信念多么不堪一擊
兒子的話猶如驚雷
響徹在耳邊
“我是奶奶帶大的,你從來沒有帶過我”
這樣的話讓我心如刀絞
這個世界對母親最大的殘忍
莫過于讓她的孩子頹廢或者犯罪
這將會成為一個母親一生的傷痛
往事如煙
歷歷在目
大寶從出生到如今13年
羊水早破陣痛2天2夜方才順產而生
住月子在婆家
制定條條款款
半夜叫起喂奶
喂奶睡著時有發生
由于心情不暢
四個月奶不夠斷奶開始奶粉喂養
婆婆要求多吃、吃足
只怕餓著孩子
每次都喂好多導致撐大了孩子的胃
孩子消化不好經常生病
5歲之前生病就沒斷過
咳嗽都是小病
出生3天發現黃疸,住院治療一周
1-5歲遍歷發燒、氣管炎、支氣管炎、手足口病
住院陪孩子照顧孩子的都是姥姥
婆婆頂多像客人一樣看一眼
我從來沒有埋怨過
畢竟誰的孩子誰負責
婆婆也沒有義務看孫子
可是這家庭的矛盾就像是地雷一樣
只要一不小心就會面目全非
大寶從小就周旋與公婆和我們之間
教育理念不同,育兒方式不同
各種沖突不斷
孩子花錢、睡覺、吃飯、喝水,甚至大小便
婆婆都有插手
一切必須按照她的要求
全家都要聽她的,否則家里就雞飛狗跳
由于婆婆的強勢我的軟弱
改變不了婆婆我只好改變自己
我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家庭
婆婆堅持孩子多吃好
吃得胖點才健康,只要有機會就喂孩子
睡前吃,睡醒也吃
我雖然知道這樣不對
也不敢反對
否則婆婆一個生氣,就不給看孩子
就這樣,只堅持了1年,婆婆就不給看孩子了
1歲開始搬出來住,找保姆看孩子
2歲4個月送私立幼兒園
孩子成長期間關于養育的各種矛盾像隱藏在冰山下的地雷
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一個從小奶奶帶大的跟母親不親厚的孩子
從本質上來說,他是一個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雖然婆婆有各種理由,說是先生奶奶搶走先生的
但是誰都知道,有哪個負責任的母親能讓孩子10多年在外地不親自看護
更何況,從小就抱到奶奶家
他基本上把奶奶當做了媽媽
青春期上初中時,方才返回父母身邊
各種叛逆不遜,離家出走
而父母也是打罵,罰跪,強制打壓
先生叛逆的性格,導致他根本走不出青春期
任何事情不接受別人的建議
但凡事情只會反駁
從來不會認同
所以結婚以來爭吵不斷
每次吵架,兒子都想保護我
整個家庭處于錯位當中
兒子看的清楚,他曾告訴我“媽媽,我覺著你和爸爸之間沒有愛情”
其實我也不知道有沒有
愛情有沒有,親情倒是有的
他雖然叛逆,我還是比較包容的
先生不懂的愛情,只知道花錢帶我們旅游
也許他認為帶我們旅游就是表達愛的方式
另外,先生飲食也是比較個性
不喝粥,不吃面條
所以,全家在一起吃飯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無形中減少了很多家庭成員交流的時間
先生不喜歡跟我們交流
他只喜歡叫很多朋友去外面吃喝
也許他認為孩子愛人不需要溝通
管教孩子他沒有任何耐心
除了打罵就是放任
如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
青春期出現了厭學癥狀
我一直在反思,到底是什么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2022年3月是噩夢的開始
孩子因為學校評優沒有選上
出現厭學癥狀
一開始,我很擔心
如果孩子就此不上學,未來怎么辦
可是看著孩子想自殺又想殺人
我覺著他只要不犯罪不自殺,哪怕不上學也是上天的憐憫
我到處尋找心理醫生試圖開導孩子
孩子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他說如果我努力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現在我已經生活的很好了
我為啥還要刻苦學習,吃那么多苦呢
我告訴他,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并不是你自己創造的
父母沒有辦法陪伴你一生,總有一天你要自己生活,自力更生
心理醫生也進行了砂畫、家排等治療
癥狀稍有緩解
可是上學沒幾天,又不去了
一躺就是一周,循環往復,學校老師也不耐煩了
堅持不讓請假,期末考試沒有參加,無所謂了,只要沒有大的事情就好
暑假大寶去了重慶一趟,回來感覺狀態不錯
開始正常上課
可是只要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他就不想去上學,諸如考試成績不好,與同學的矛盾等等
我不知道這樣心驚膽戰的日子何時是個頭
今天就寫到這里了,碎碎念,大家別嫌棄。
]]>我叫王一茜,嫁給李家6年了。
一進家門,必須換家居服,還要把衣服拿到陽臺打灰塵。鞋子每天擦,不管穿沒穿,看見干凈不得了還是擦,真弄不明白。
晚上洗澡后必須把浴室里的水全部擦干,不能留水漬。
她在家,我們不敢點外賣,不敢買零食,不敢把頭發梳掉落在地上,不敢桌面上有水漬,不敢累了直接睡床上,必須換好睡衣才能坐床上或沙發上。
因為她覺得外賣都是骯臟的,吃了就是慢性自殺,一旦發現我們吃外賣,就會嘮叨個不停。我們不能吃薯片辣條等零食,只能吃水果,婆婆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才健康。
婆婆從來不讓我們到飯店吃,說這不衛生,其實是怕我們花錢。
我們買了零食都偷偷放我們自己屋里藏著,就是怕婆婆發現發脾氣。
有一次老公半夜吃麥當勞被婆婆發現了,婆婆氣得晚上不睡覺就要老公道歉,后來還是老公道歉了,她才去睡覺。
要不是婆婆幫忙帶寶寶,我真的想搬出去住了。
我問她為什么?
婆婆說她有潔癖不同意內褲放洗衣機洗。
我說那你可以讓我把內褲單獨拿出來啊,把老公的拿走什么意思?
她說了什么我忘了,那一個晚上我都沒睡好,我覺得夫妻的衣服都不能放同一個洗衣機洗真的很怪異。
我公公一輩子了還是受不了我婆婆這潔癖,寧愿一個人時常住鎮上的大房子,不愿意來和我們住。他說樂得自在。
她自己用鹽和醋洗頭,茶籽粉洗碗。
婆婆在家的時候,除了她打掃做飯,別人不能做,做了她也嫌臟。吃飯的時候,我給家人盛飯,她阻止了我,說要碗筷開水泡過后才能盛飯。
有一次我炒菜的時候,忘記開抽煙機,就炒了兩盤菜,她硬說地上有油。所以以后我每次燒菜的時候,她都會嫌棄我把油濺到處都是,關鍵我每次都擦干凈的。
然后她拿布還有專門去油漬的,蹲在地上擦半天。
婆婆燒菜也是少油少鹽,甚至是水煮無油的類型,基本都是燉湯,炒菜很少。
婆婆不讓我老公洗碗,說他洗不干凈。我洗碗的時候用洗潔精,她阻止了我,說是化學的成分。
可是我還覺得婆婆用茶籽粉洗碗洗不干凈。
我喜歡吃飯燙粥,而且是那種倒很多開水燙出來的,用個大碗,米全沉在碗底,上面全是米湯,我喜歡喝米湯,但婆婆就不喜歡,只要你飯燙粥開水倒多了就說,為了不聽她嘮叨,我只能倒一點開水燙飯,然后少盛點在碗里倒開水就算是米湯了。
有一次,因為咳嗽加發熱,經常是沒食欲,突然有點胃口就去樓下冒菜店點了一大碗拿回家,買回來后吃了一些后又覺得沒啥食欲了,沒吃完,放在冰箱了。
然后第二天被婆婆發現了,就想這菜得吃完了,就熱了一下,還把個玉米棒切成幾段扔鍋里準備一起消滅了。
結果又開始叨叨不停:說我又是買這么多干嘛,又是還放玉米到時又吃剩下來……我光火頂了一句,撐死了我今天也會吃下去的!
婆婆是只要她不喜歡吃的東西,你吃就是個奇怪的事,就喜歡嘮叨。
我喜歡吃柚子,但她不喜歡吃,只要是我買柚子回家吃,她就在旁邊說:我和兒子都不喜歡吃柚子,你就知道買自己一個人喜歡吃的……你吃著她說著,讓你頓時胃口全無。
我喜歡吃餛飩,她不喜歡吃,說什么到嘴不到喉嚨的,有啥吃頭,還不如吃水餃,但我就是不喜歡吃水餃。
以前我單身一個人住時,我喜歡包一堆餛飩,全用袋子分裝好放冷凍箱,想吃時拿一袋子直接下鍋就吃,很方便。
自從婆婆搬來和我住,吃幾次餛飩說幾次,發頓火頂她,婆婆就說什么我又沒讓你不吃,我只是說說的,人老了連說話的不能說了……
結果,幾年了,我在家就再也沒有自己做過餛飩,想吃都店里買了吃,但說實話,沒有一個店里是我喜歡吃的那種味,我還是喜歡吃自己做的。
桌子椅子墻壁門樓梯,樓梯扶手每天早晚兩遍,廚房平臺櫥柜炒菜灶臺得用白毛巾擦,客廳所有家具家電每天至少擦兩遍。
衛生間不能有頭發,頭發掉衛生間會被她說。
馬桶每天都得里外擦洗,鏡面不能有水印,炒菜鍋底都得擦亮不能有黑點,地面有時嫌我拖不干凈,晚上她拿抹布蹲地上擦。
有一回我用一塊抹布擦完門再擦地板,她阻止了我,她認為擦門和擦地板要用兩塊不同的抹布才行。
因為這樣的潔癖,我跟婆婆吵了幾次架,也跟老公說過幾次。
后來我所有她討厭的家務都不做了,反正在她眼里我樣樣做得不對。老公也理解我,沒有罵我不做家務。
不過我也挺感謝這樣的婆婆,我家務后來不做了,婆婆家務做的很勤,至少比一些婆婆不愛干活又愛叨叨強。
其實我和婆婆沒有利益糾葛,更多的是生活習慣的矛盾,消費觀不同。
兩代人同一屋檐下,日子久了必定會產生矛盾的。
慶幸的是,老公還是明事理的,他站在我這一邊。我的婚姻還是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