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在中山南二路930號天龍“生活盒子”這個馬先生“很熟悉”的地方,來自“600號”的主治醫師張冰為他帶來免費的專業心理咨詢。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聊天”后,馬先生感覺“好多了”。
當天,剛剛做完心理咨詢的馬先生坐在記者對面,侃侃而談。“我家就住在徐匯區楓林街道,平時會來這邊的社區食堂吃飯。我偶然在‘徐匯楓林’微信公眾號推文里看到這里可以預約心理咨詢,就在食堂上面的5樓,而且還是很專業的醫生,就趕緊預約了。”馬先生一邊說,一邊在手機中翻看那篇推文,還特意把當天主治醫生的頭像點開來給記者看,“醫生一看就很資深,靠得住。”
“心理門診在社區落地,我們是全市唯一一家。”楓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工作人員謝懿雯聊起“600號楓尚加油站”頗感自豪。她告訴記者,楓林街道擁有得天獨厚的健康醫療資源,去年9月,楓林開啟健康街區建設,“如何讓街區的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社區居民”是他們一直在思索的事。“在工作中,我們留意到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門診號比較難掛,還有不少人則是抗拒走進‘600號’,于是就想,何不把‘600號’的醫生請到社區,為居民提供公益心理咨詢服務?”
他們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分中心支部“飄揚的綠絲帶一支一品”項目的支持。雙方約定,在每月第三周的周二下午,定時定點為居民提供“面對面”的心理療愈,用愛心點亮他們的“心靈燈塔”。為了讓服務更專業、更精準,工作人員提前準備好了心理測試所需的沙盤、各種小模型。5月21日寓意“我愛你”,因此被定為這個項目啟動的日子。
“我們支部有8個人報名了這個項目,大家都很積極。”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張冰表示,健康促進,心理健康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居民抗拒走進“600號”,那就把心理咨詢送到他們身邊,讓他們知道,與他們在社區面對面的就是“600號”的醫生,“不嚇人,只會更專業!居民愿意來,說明他們信任我們,也是很有價值的。”
記者:王永娟、施昱辰
編輯:寧平英
審校:韋麗
]]>紅網時刻新聞2月22日訊(通訊員 張文志 唐春花)為全面落實“強街道(鎮)、村(社區)為主”基層治理“十無”工作法,營造美滿和諧的社區氛圍,二月初以來,北塔區狀元洲街道九江社區謀劃“心理咨詢進社區,’十無’創建從’心’開始”主題項目。
項目以“君子蘭”心理咨詢室和婚姻家庭矛盾調解室建設為切入點,直指社區居民心理健康管理、婚姻家庭矛盾調解和群眾心理狀況的改善。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太快,特別是在三年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居民的內心時常感覺到很孤獨、很慌亂、很無助。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有義務貢獻我的能力為社區居民創建心的港灣。”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九江社區婦聯主席謝君深有感觸說道。隨著經濟生活的逐步穩定,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疫后人們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九江社區積極籌措聯動多方資源,把社會心理服務與基層治理“十無”工作緊密結合,既提高了社區居民注重心理健康的意識,還幫助居民掌握基本的心理調適方法,更拉進了社區工作者與居民的距離,以便社區工作者更準確地掌握社區居民的精神狀況和需求,在日后工作中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今后,九江社區將依托“君子蘭”心理咨詢室和婚姻家庭矛盾調解室,從“心”開始不斷強化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出符合九江社區優化基層治理的新途徑,為居民提供更為專業的心理疏導和精彩紛呈的心理調適活動,讓城市喧鬧疲累的心尋求到港灣的庇護,全力打造舒心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