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會在某個特定的年齡出現(xiàn)叛逆行為,我們稱之為“叛逆期”。
叛逆期有三個階段,2-3歲的“寶寶叛逆期”是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對家長有了反抗的意識。
6-8歲的“兒童叛逆期”孩子更加的調(diào)皮,好奇心更加旺盛,更難以管束。
12-18的青春叛逆期,孩子迎來了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爆發(fā)的高峰,家長難以走進孩子內(nèi)心,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差。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每個孩子都會在特定的年齡段出現(xiàn)不一樣的叛逆行為。
二、激發(fā)孩子叛逆行為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成長的陣痛。
孩子的叛逆期就像大人的更年期,你雖然不想讓它到來,但它必然會來到你的身邊,改變你的性格,影響你的情緒,讓你做出一些無法控制的行為。叛逆期,就像是成長的陣痛,一種由生理變化而引發(fā)的心理變化,孩子們開始去思考,開始變得更有主見,盡管有很多想法并不成熟,但也希望能獲得關(guān)注,受到尊重。
第二個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
很多家長對于養(yǎng)孩子的概念只停留在“能讓孩子吃飽穿好就可以”的階段,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內(nèi)心情感的需求。很多家長不擅長與孩子溝通,不喜歡孩子挑戰(zhàn)自己的權(quán)威,不善于鼓勵夸獎孩子,唯獨擅長“貶低式教育”。
當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認可、接納以及回應時,也便學會了去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面對家長的訓斥可能會沉默,可能會反抗,但唯獨不能“好好說話”,因為我們家長已經(jīng)把“好好說話”的途徑堵死。
孩子的叛逆行為不是突如其來的表現(xiàn),一切都早有預兆。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學會溝通。有效的溝通,需要我們?nèi)A聽孩子內(nèi)心的聲音,需要我們放下成見,以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2、學會改變。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著急上火無法解決問題,情緒上頭時更不適合管教孩子,給彼此冷靜的空間,以平和的姿態(tài)去交流。
3、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鏡子,與其責備孩子的種種不是,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做得到位,是否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及時兌現(xiàn);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樹個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