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現在的孩子心理壓力變大,主要是來自于學習方面,家長的期望值過高,給孩子的心理壓力增大,最后孩子不堪重負而絕望。
望子成龍是歷來家長的愿望,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改變,為什么二十世紀以前的孩子,很少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呢?難道那時候家長就不逼孩子學習嗎?答案是否定的,那個時候家長對學生學習要求也很高,特別是那個年代,上大學特別不容易,學生心理壓力更大,可是卻很少有人輕生的。
現在有些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自己不滿意,就會以死相威脅,可是現在的家長和老師也都吃這一套,可能是現在的孩子,因為計劃生育的原因,太少了吧!畢竟物以稀為貴吧!如果是在七八十年代,孩子成群,說實話的,那時候的孩子就不會這樣要挾家長和老師了。
現在都提倡賞識教育,不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可是越是這樣,孩子的自尊心越來越強了,可是接受打擊的能力卻越來越弱了,不敢受到一丁點打擊,受到一點打擊就受不了,造成心理崩潰。
自從國家教育部門實行減負政策以來,不讓公布孩子的成績和排名,怕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我們小的時候,學生成績張榜公布到大街上,也沒感覺怎么樣。
加上現在的社會風氣,對孩子溺愛成性,讓許多孩子處在溫室當中,如果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這些孩子就沒法承受,以致走上絕路。
“玉不琢,不成器”,對于孩子,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嚴加管教,可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特別溺愛,自己不舍得教訓,老師更不敢教訓,說實話,我小的時候,那個孩子沒有挨過老師的打罵,我記的清清楚楚,小學有個老師,哪個學生不聽話,直接用鑰匙鏈摔在頭上,頭上鼓好大的包,也不敢回家和家長說,即使說了也沒用,家長也會說:打你不虧,誰讓你不聽話,很少會有家長找老師理論的。
如果現在有老師敢體罰學生,大部分家長都會找到學校,進行興師問罪,輕則道歉賠償,重則下崗走人,所以說讓現在的孩子,感覺到沒人敢管他,越來越驕橫成性。
所以說現在的孩子,心靈脆弱,不是單方面的原因,要想改變確實不容易,可是如果不改變,后果很嚴重,我覺得對于教師體罰學生,只要不是太過分,就不要過分苛刻要求,對于那些不明事理家長的興師問罪,學校和社會要勇于抵制,讓孩子有點敬畏之心,不要以為老師就沒有辦法你,這樣才會有老師切實負起責任。
對于某些家長的蠻橫無理,學校要挺起腰桿,給老師撐腰,不要為了息事寧人,讓老師委屈求全,這樣會傷了老師的心,孩子會越來越沒人敢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