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天媽媽分別收到各科老師的“投訴”,說天天在學校學習不認真,上課不在狀態(tài),不是在發(fā)呆就是無精打采的。
天天媽媽也發(fā)現(xiàn)孩子最近學習興趣不高,也不知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每次問孩子在學校怎樣,孩子都說挺好的,問不出個所以然來。現(xiàn)在聽各科老師的“投訴”,媽媽特別著急,也特別想知道孩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下午放學,天天媽接到孩子照舊問孩子:“兒子,今天在學校里過得怎樣呀?”天天回:“挺好的呀!”媽媽又問:“你過得開心不?”天天回:“挺開心的呀。”
一通交流下來,也沒特別大的異常,也找不到突破口,交流就此作罷。但,媽媽心里依然很焦慮。
從母子兩人的溝通來說,天天媽沒有清晰地溝通。媽媽明明想知道孩子最近學習、尤其上課的情況如何。但,媽媽沒有直接溝通,而是選擇從外圍進行溝通,所以孩子也不知如何具體有方向地回答,所以孩子的答案也就泛泛的。
下面幾個小技巧,或許能幫助你搞定家里那個學習困難的孩子。
一、清晰、精準地溝通,找到孩子學習困難的根源。
如何精準溝通,首先要具體地描述事實,如“兒子,今天我收到數(shù)學老師的信息,說你最近上課無精打采的。”其次,表達你內(nèi)外一致的感受。如“媽媽聽了很著急,也很擔心。”接著,表達這件事對你的影響,如“接了老師的電話,我滿腦子都是想著你,都無法安心工作”。最后,發(fā)出你的邀請,如“你愿意和媽媽聊聊嗎?”
把這些信息放在一起,則是“兒子,今天收到數(shù)學老師的電話,說你最近上課無精打采,媽媽聽了很著急,也很擔心。接完老師電話后,我滿腦子都想著你,擔心你,都無法安心工作。你愿意和媽媽聊聊嗎?”
這樣,孩子才清楚你想了解的具體事情是什么,跟你討論的話題是什么。
天天媽經(jīng)過和孩子有效溝通后,才發(fā)現(xiàn)最近老師在趕進度,天天沒跟上老師的進度,經(jīng)常因為回答不上問題而被老師當堂罰站。罰站次數(shù)多了,天天就喪失了信心,有了挫敗感,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不佳而無精打采。
那么,找到根源后,如何追趕呢?
二、先超前,再追趕。
孩子學習困難,肯定會落后。孩子落后,我們腦海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追趕。追趕是沒錯,但若一路追又沒能追得上,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畢竟你在追,別人也在跑,想快速追上也不是件特別容易的事情。且孩子自己已付出比以往要多的努力去追,短時間內(nèi)沒追上孩子會容易氣餒的。已經(jīng)努力了,還在后頭,多挫敗呀!
這時,應該調(diào)整戰(zhàn)略,先超前再追趕。先超前,也就是先預習,花一些時間把第二天要學的內(nèi)容預習得更熟悉些。因為有了預習,孩子第二天上課很多知識已經(jīng)有了大體的把握,上起課來會更有精神。若能在課堂上有比較出彩的表現(xiàn),落后的小陰影也就會消散,他也會從中重拾信心。然后再花些時間來追趕落后的內(nèi)容,孩子因為有了預習上課后信心滿滿,在信心滿滿的情況下再追趕,學習效果肯定更佳。
孩子已有一些小信心和小進步,家長可以這樣做。
三、家長在旁邊鼓掌、喝彩,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
家長在這段時間里,除了幫助孩子“超英趕美”,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在孩子旁邊鼓掌喝彩。每看到孩子有一點一點優(yōu)點都給予肯定,譬如孩子比以往提前10分鐘完成作業(yè),都可以肯定。在肯定的過程中,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一點又一點的進步。這一點很重要,人只要看到自己有進步。就會充滿信心。
最后要定有效的目標。
四、定一個目標,一個又一個踮起腳尖就能達到的目標。
一個又一個踮起腳尖就能達到的目標,有時比遠大的目標更有誘惑力 。伸手摘星雖美好,但踮腳摘葡萄更易實現(xiàn)。畢竟,每一個遠大的目標,都是由踮腳尖組成的。
養(yǎng)育就是一場升級打怪,一個又一個打怪過關后,孩子也就離巢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