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思思99久青草热精品免费观看,在线观看亚洲综合影视 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 Mon, 23 Jan 2023 14:53:32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2022121407512712.png IOS系統 – 東莞心理咨詢 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 32 32 東莞如何幫助自閉癥,東莞如何幫助自閉癥兒童? 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866.html Mon, 23 Jan 2023 14:53:11 +0000 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p=1866

VOL

2940

興趣狹隘是譜系孩子的核心特征之一,不但嚴重阻礙他們正常社交,也會影響他們學習和生活技能。

而且,如果家長強行糾正譜系孩子的狹隘興趣,不但效果甚微,還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情緒問題。

曾經,阿斯男孩Q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他沉迷于電梯、地鐵、開關、風扇、水管、計算器等,做心理咨詢師的媽媽沒有焦慮,而是投其所好,從他的興趣點開始拓展,教會了他很多知識。

Q6歲確診阿斯,10歲讀5年級,還寫出了上萬字的小說。讓媽媽很慶幸自己的選擇(6歲診斷阿斯,10歲讀5年級,媽媽真慶幸這4年的安排!)

在Q媽看來:許多無功能、無意義的沉迷物,只要運用得當,就能幫助孩子們增進能力,關鍵在于,父母如何引導。

此文為Q媽的口述。

降低焦慮

前段時間,一位譜系媽媽聊到小朋友喜歡編字造詞句,讓我想起Q沉迷造字的經歷。

6歲時,Q非常熱衷于發明創造文字,在他看來,古人可以發明漢字,他怎么就不行呢。(為母要為Q的雄心壯志點贊)

Q還經常拿他造的字考我們,搞得我一頭霧水。

我心里既怯又喜——這份“講究”若能用在學習漢字上該有多好。

此外,Q還編寫了屬于他和爸爸的語言,他倆常用我聽不懂的語言溝通。

我在是否要糾正他的沉默中糾結:

天天瞎編瞎寫要干啥?會不會和真正的漢字搞混?以后這樣說話可怎么辦?別人聽不懂Q又要發脾氣…..

但是,Q爸愿意陪他玩,Q也沒有因此特別影響說話,反而還覺得挺快樂。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你看,很多時候,焦慮都是我們給自己的。

Q“發明”的文字


無條件關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可阿斯擅長的東西,似乎并不符合同年齡段孩子的正常表現。讓我們試著心安,跟隨孩子的節奏揚長補短。

揚長最好在補短之前,只有對自我存在滿意,才有力量做不擅長、害怕的事情。

肯定和鼓勵孩子,是提高自尊最基本的方法,NT家長常使用的方法是鼓勵賞識、積極關注。

而譜系家長常常會感到很難——孩子們大多時候的表現就是很糟糕、沒有優點,更沒有機會肯定和鼓勵。

其實,配合與跟隨,亦是在做無條件積極關注,也會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接受一個高中生家庭咨詢時,父母很憤怒地表示:兒子叛逆不受管教,弄大了兩個女同學的肚子。咨詢師回復:“至少我們可以確定,你兒子的精子很有活力。”

這種松弛又積極的方式,就是一種無條件積極關注。積極關注不代表看不見問題,而是在問題之前先肯定。

有一次網課,我進屋拿東西,不小心撞見Q在研究手機,發現我進來,他立刻把東西藏了起來。

我和他說:“你把東西藏起來,媽媽看到了你想要認真聽講的愿望,又因為自己沒有做到而感到羞愧,說明你很在乎媽媽的感受。”

以前我會說:“你藏什么呢?是不是沒好好聽課?不要搞別的事情啊……”

這樣的表達,沒有體會孩子的感受,反而會讓他更加憤怒和防御。


Q的研究興趣


如何利用沉迷物

譜系孩子的興趣雖然狹隘,沉迷物常常機械、刻板、耗時間,但也不失為一種自我放松、學習知識和行為管理的途徑。

利用沉迷物擴展知識

往回追溯,Q似乎每段時間都有奇奇怪怪的興趣沉迷。

2歲半到5歲期間,他唯一的愛好是開關門,用拉門模擬地鐵或電梯,一玩就是大半天。

我和Q爸經常感嘆:所有時間都花在莫名的情緒崩潰和高強度重復動作上,這不比別人少活了一半嗎?

但發脾氣沒有用,譜系孩子并不具備NT孩子廣泛的好奇心和內驅力,只能投其所好,順勢引導。

于是,我們在門口貼上各種電梯和樓層標識,裝扮成了一個電梯間。得益于Q天天看樓層數字、學地鐵報站,他很早就理解了數學、順序、累加、大小等抽象概念。

五六歲時,Q喜歡水管、計算器和字典。

連續大半年,每次出門都要背著厚厚的字典,看頁碼、看目錄,又發展到研究各種書的目錄。也因此養成了習慣——在講自己的小說時,一定要按照標題、目錄、序篇、結語的順序。

這讓我發現,Q喜歡結構化的思維框架,在梳理課堂知識時,我試著按照這種框架,發現Q更加容易接受。

Q媽支持Q的興趣愛好


7歲時,Q喜歡自言自語,尤其吃飯時話特別多,聽得我煩躁不已。

一次,在喧鬧的食堂吃飯時,我發現Q完全沒有被環境影響,反而自顧自的邊說邊編故事。

我把手機給他錄音,Q從廁所間發生的一個沖突開始講起,接下來兩個月的空閑時間,Q都在編這篇故事。

后來,他又研究了如何剪輯,自己修改處理,形成了一篇完整的故事。

我們在喜馬拉雅上傳了他的故事,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點贊和留言,Q很有成就感。

此后,Q徹底迷上了自編故事,4年級時,還寫近1萬字的小說連載。

這是一個奇葩興趣轉化為文學愛好的過程,或許還可作為Q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想,如果我們不只是強調譜系孩子的困難和缺點,而是放大他們的優點和特質,社會對他們的認識會不會有所改觀?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是否也更為可觀?

利用沉迷物管理行為

很長一段時間,Q沉迷于蘋果手機,每天至少花費3-4個小時研究不同型號的區別、安卓和IOS系統差異等。借助手機這個特殊興趣,我們做了很多行為引導。

比如,Q激動、緊張時有很多小動作,喜歡東扯西扯講話,叫嚷、撩騷別人,這時我會借用蘋果系統里“清楚多余進程”來引導他的行為。

我:“嘿,你可是高性能mac啊,會隨時清除多余進程,確保讓當前進程運行更加流暢,對嗎?”

他會笑一笑,控制一下不合理行為。

Q研究手機時了解到“人臉識別系統”,在他喋喋不休感覺情緒即將崩潰時,我提醒他:“小Q,請啟動你的人臉識別系統”。

有時他也會主動使用:“啟動人臉識別系統,檢測到媽媽的臉現在是生氣狀態,那我先不說了。”

就像很多譜系家長會和孩子約定提醒手勢和口號,這些話語形象易懂,又避免了指責和批評,孩子更容易接受


擼貓也是Q的愛好之一

理解邏輯關系

因為Q對手機的沉迷,我也了解了不少手機系統知識,比如,處理多通道任務時,IOS系統會將其余進程凍結,不耗費過多內存,因此運行速度快,而安卓系統中,其余進程依舊在后臺待命,需要占用很多內存。

這很像譜系孩子和NT孩子,譜系孩子的大腦內存不夠,無法處理多同道的信息,需要專注在一處。

這個特質,在社交活動時尤為明顯。

此前,我告訴Q,和別人交流時要學會等待,等別人說完再講話,誰先說就聽誰的。實際上,多人互動時,大家常常你一言我一語,毫無次序。

NT孩子能同時與多人互動,Q很難做到,他非常不解和難過,總認為自己無法和別人交流。

我告訴他:“正式的社交場合時,別人說某件事時,我們需要等待。看電視、散步、聚會等悠閑時刻時,可以你一言我一語。大腦也要接收和處理多通道信息,無需盯著某個人的某句話。而你的大腦更符合專注于單通道的情況。”

Q馬上反應過來“我是IOS,而你們是安卓。”

借此幫助Q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差異性,又不會給他帶來挫敗感。畢竟他那么喜歡IOS系統,擁有IOS系統特質也特別驕傲。

點“在看”給我一個心

韓劇《奇怪的律師禹英雨》里,自閉癥律師禹英雨的沉迷物是鯨魚,她的房間里有很多鯨魚,和別人交談時,也常以鯨魚為例。

鯨魚給她帶來了放松、理解和記憶,也帶來了力量。

這是一份很好的自我認同,這種認同是父母的支持和接納傳遞出來的,因為興趣得到了滿足英雨慢慢學會了收斂——當爸爸提醒她不能在辦公室談起鯨魚時,她也會恪守諾言。Q也是這樣。

最后,有一本書叫《給他鯨魚就好》,家長們也可以看看,更好轉化和利用孩子的沉迷物。

編輯 | 眉沙

圖片 | Q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