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行為并不是人類的專利。小貓小狗也時常舔舐自己和同類,以尋求安慰。
不同的是,人類做為高級動物,情感和行為更多元化,自我安慰的方式也就更多一些。

咬指甲就是一種最常見且最典型的自我安慰方式。
成年人中,自信心不足或在人前感到不知所措時都會發生咬指甲的情況。這種類似于小孩子的行為,一方面有著童真的意味,更多的是想尋求一種心理安慰。

一個人獨處時,難免有些寂寞,這時候有些人會選擇以咬指甲的方式打發時間。甚至會一邊咬,一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

同樣,當成年人承受了巨大工作壓力,或生活中出現令他焦慮的情況時,也會用咬指甲的方式緩解面臨的困境。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人做出咬指甲的動作,或者指甲有明顯咬過的痕跡時,就可以判定,這是一個內心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且特別需要他人給予安慰的人。

對于孩子咬指甲的行為,很多媽媽會以為是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導致的,于是醫院一頓驗血操作,發現沒有任何異常后,才想到求助于心理醫生。
這時候醫生會很明確地告知:咬指甲是孩子產生焦慮感和孤獨感時特有的一種行為方式。
一旦發現有這種行為時,家長不要過分強調和提醒,而是要在易發生咬指甲的時間段內(比如睡前或一個人玩耍時)給與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傾聽,當然也可以用做游戲,做家務,親子讀書、做手工等方式讓他雙手忙于其他事,而不至于無聊的啃指甲。

生活中,很多微小的動作都展現了一個人的思想和情感問題,一旦讀懂了它,就能做到更好的溝通和了解。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1978531790@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4654.html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