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593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在多年的咨詢中,很多父母問我這個問題:
老師,我的孩子幼兒園和小學都很好啊,很開朗,也聽話,各種表現也好,怎么到了青春期各種問題就表現出來了呢?
我說,那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個不合格父母的后果顯現出來了。

孩子12歲以前,自主意識比較弱,即使自己內心有各種沖突和抗拒,也會迫于父母的權威或者社會的規則而壓抑自己,那時,他們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但是父母根本沒有辦法發現。
到了青春期,自主意識增強,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以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父母就覺得出了大問題,但其實這些問題可能從孩子一出生開始的每一天都在累積。
那么,我們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我們從孩子的3種表現來說明父母在孩子心理建設中起來到的關鍵性作用。

孩子(包括我們成年人)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有:
1:自卑,經不起挫折,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逃避,沒有培養出自豪感。
2:膽小恐懼,覺得沒有依靠,逃避現實和關系,不相信別人,自己封閉起來,沒有培養出安全感。
3:交不到朋友,與人群格格不入,對自己對別人都無法形成正確的認識,沒有培養出親密感。
很多心理問題的根源都可以歸結為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自豪感、安全感和親密感。那么,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呢?

1:培養孩子的自豪感。
自豪感有一些類似的提法,比如希望感,自信心,相信自己等,總體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行,自己有價值,自己能干好事情,哪怕暫時失敗,自己還是有希望做好。那么父母怎么培養孩子這種感覺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鼓勵支持,多贊美孩子,鼓勵孩子,給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想盡一切機會讓孩子看到他自己是可以的,特別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責備呵斥孩子,而是要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過程,我們奮斗的目的不是最后的成功而是享受這個過程,因為人生一輩子都可能達不到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我們要對得自己的努力,注重過程,注重自己在做事中的感受。

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僅僅就事論事,不要上綱上線,不要提到人格高度去批評,告訴孩子所有事情都不能代表他自己,無論他做得如何,他自己都是優秀的,總能找到自己發光發熱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無法代表自己這個人本身的價值。
另外,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以討論分享提問的方式,不應該以說教,壓制,強制服從的方式。無論如何,在父母的心里和眼里,你的孩子都要是有光的,都是天使,都是那個陪伴你一輩子的靈魂存在。

父母在內心深處是否相信孩子,孩子感受得一清二楚,所以,態度第一,裝是裝不出來的。如果父母從內心里就覺得自己孩子這里不好那里不好,無論你嘴上說出花,還是還是感受到的是被批評和否定。
做父母難就難在,要發自內心深處相信和肯定自己的孩子。其本質是能否從內心深處和肯定自己,孩子只是父母的外在映射。所以,我們父母要檢視,我們從內心社區接納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嗎?如果不是,從修煉自身開始吧,一切外在的都是內心的映射。
總之,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自豪感,父母就要做一個鼓勵者。

2: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大家想一想,從根本上來說,從一開始一個人怎么才會有安全感?那一定是遇到困難有依靠,很難想象,一個人沒有依靠會有安全感。任何安全感的培養都是從依靠別人開始到依靠自己結束,因為孩子非常小,能力非常有限,必須要有一個從依靠別人到依靠自己的過程。
我認為這個依靠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在現實中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有人協助解決,或者給予方法指導。二是心理層面,依靠和信任一個一個強大的人或者組織,那么父母就起到這兩個作用。
我們的父母,一方面要協助孩子解決困難,二是要做到自己強大,這種強大包括各個方面,特別是精神層面,讓孩子覺得有依靠,讓孩子崇拜你,信服你,看得起你,父母隨時要走到孩子的前面,從各個方面引領孩子。

我在咨詢的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告訴我,他們從內心深處鄙視父母,覺得他們無能,齷齪,或者品德敗壞,或者沒有思想。這樣的父母,怎么能讓孩子形成安全感呢,父母比孩子的境界和能力還低,怎么能幫到孩子呢,孩子怎么會依靠你呢?
也有孩子說,父母只知道口頭上說自己,從來沒有協助自己解決任何困難,總是推給自己去解決,但是孩子自己真的不知道怎么辦?其實他們的父母也不知道怎么辦,才推給孩子,有時還美其名曰培養孩子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說,父母也需要不停自我成長和學習,從根本意義來說,還是父母自己能力提升了才能給孩子安全感。
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就要做一個可被依賴者及仰慕者。

3:培養孩子的親密感
親密感主要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親近程度及相似程度。親密感一定是一種平等的關系,雙方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互了解,相互學習,大家都不分高低,甚至相互競爭,形成合作等。
現代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沒有辦法體會到那種既有親近又有競爭的關系,那么,父母從最初階段就需要填補這個空白,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
怎么培養親密感呢?一定要平等,真誠,坦率,不要覺得自己懂得多,總是居高臨下對孩子講話,認為孩子啥都不懂。我們父母要把自己變成孩子那么大的年齡階段來與孩子交往。
所以,從孩子一出生開始,我們父母也要重新投胎轉世一次,把自己也當成一個嬰兒來體驗對方,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父母也一天天的長大,我們父母跟隨著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部重新經歷一遍,要回到與孩子同等年齡階段去體驗孩子當下的情感和想法,不能總是以40歲的心態,80年代的社會環境去體驗現在孩子的心態。
要培養孩子的親密感,父母就要成為他們的一個知心朋友。

看完這些,會不會覺得當一個優秀的父母太難了?是啊,要做一個優秀的父母那有那么容易,但是我們父母并不是天生就會的,那就從頭開始學習吧,活到老學到老,提升自己,修煉自己。
當然,要做一個不稱職的父母就非常容易,只要一興奮,生下他,任其自生自滅,聽天由命,甚至還把他們當成發泄情緒的工具,或者控制他們去完成我們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阻礙其健康成長。如果是那樣,還是別生孩子吧,都受苦。
如果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去成長提升自己,那么接受心理咨詢也是是最好的方式,一對一的探討自己的人生。

許定遠,應用心理碩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浙江衛視特邀心理專家、義烏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二級心理咨詢師、飛米粒心理創始人,專職心理咨詢及培訓工作,具有6年近4000小時個案咨詢經驗,存在分析為主的整合式中短程咨詢取向。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