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簡介】每個人都要經營自己的人生,都是經營者。每個人的心靈運作都會出現“心障”,都要修心,都要學點心學。儒釋道是心學,克氏、稻盛、圣吉等智者有關修心的學說也是心學。本號為你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平臺。

每個人的心靈運作都會出現障礙,這種障礙可稱作“心障”。王陽明所說的“過”、慧能所說的“染”、老子所說的 “強” 、克氏所說的“狹窄管道”、 稻盛所說的 “錯誤心態”、圣吉所說的“學習智障”,都是“心障”。這些“心障”會攪亂你的心境,使你陷入痛苦與煩惱之中,對你的人生和事業造成傷害。
然而,當我們出現“心障”的時候,自己往往不會意識到。瑞·達利歐提出,人的很多想法是錯的,但自己不會意識到,這是人性的弱點。不信你可以試試,你隨意問身邊的一個人,你的身體有沒有出現過什么毛病,他會毫不猶豫地說,有?。∧阍賳査愕男撵`運作有沒有出現過什么障礙,他會遲疑一下說,沒有啊!因此,我們對心靈運作出現障礙這件事要保持警惕。儒家提出“戒懼”,就是要我們對“心障”保持警惕。

其實,無論是儒家心學、佛家心學、道家心學,還是克氏心學、稻盛心學、圣吉心學,都是一種智慧。學習大師的心法,自我修心,能幫助自己認清心障、突破心障、進入嶄新境界。
王陽明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過”是一種心障。人有七情六欲,自然流露是本心之用,良知之用;過了著了迷了,則是良知之蔽。突破心障的方法是調停適中,使其歸于正。能將“失之偏倚”轉為“不偏不倚”,循良知而行,即可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王陽明提醒弟子陸澄不要因兒子病重而悲傷過度,正是基于這一點。

慧能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染”是一種心障。面對所見之物, 著了染了,心體有滯,心被系縛,自然帶來煩惱與痛苦。突破心障的方法是“不著不染”,雖有聞見覺知,入萬境而不染。能將著了染了轉為“不著不染”,“來去自由”,“自在解脫”,即是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

老子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強”是一種心障。面對萬物之變,妄加干預、蠻橫霸道,其結果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突破心障的方法是法道而行,轉強為弱,不妄加干預,不蠻橫霸道。依照“弱者道之用”的法則,能將“強”處理轉為“弱”處理,順其本來自性,讓其自然而然運行,使其成為自有的樣子,即可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

克里希那穆提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狹窄管道”是一種心障。心靈成為一條“狹窄的管道”, 只聽到一種聲音,聽不到其他聲音,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整體,因而看不清真相,了悟不了真理。突破心障的方法是以空寂之心去觀察與傾聽,讓各種聲音都進來,從而獲得美與洞識。能將“狹窄的管道”轉為“完整地覺知”,即可看清真相,了悟真理,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

稻盛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抱怨之心、傲慢之心、利己之心、貪婪之心、脆弱之心都是一種心障。突破心障的方法是,磨煉靈魂,提高心性,將上述的錯誤心態轉換為感謝之心、謙虛之心、利他之心、知足之心、堅韌之心。能實現這種心態轉換,即是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

圣吉教我們,在心靈的運作上,局限思考、歸罪于外、專注事件、缺乏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溫水煮青蛙、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管理團隊的迷思等,都是一種心障。突破心障的方法是系統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改善、共同愿景、團體學習等五項修煉。能在五項修煉中實現心靈轉換,建立學習型組織,擁有唯一持久優勢,活出生命的意義,即是實現突變,進入嶄新境界。

在心靈的運作上,毎個人都會出現心障,只是所出現的心障不同而已。有的人出現的心障可能是儒釋道所說的心障,有的人出現的心障可能是克氏、稻盛、圣吉所說的心障。
每個人都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心靈的運作上,有沒有出現王陽明所說的“過”、慧能所說的“染”、老子所說的 “強” 、克氏所說的“狹窄管道”、 稻盛所說的 “錯誤心態”、圣吉所說的“學習智障”?假如有,是否應考慮一下,學點心學,使自己能更好地認清心障、突破心障、進入嶄新境界。

總而言之,每個人的心靈運作都會出現“心障”。 然而,我們自己往往不會意識到。修心的價值,在于幫助自己認清心障、突破心障、進入嶄新境界。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