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出生可能個體間差異不大,都是一張白紙,沒有性格沒有脾氣,但是在接下來的撫育階段中卻有著天翻地覆的改變。
在幼年時期,原生家庭決定了人們的性格差異,有的活潑開朗積極樂觀。有的抑郁寡歡,恐懼焦慮。很多人不明白教育的本質,教育真的不一定是以把孩子培養成如何厲害的人物為目標,教育應該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沒有一個健康的心里,就算取得成就也感受不到幸福,沒有健康的心里也很難面對人生大的挑戰。所以沒有足夠健康的心里就像漂泊不定的孤舟,不知道哪一陣風出來,就會掀翻積攢的所有成就。
我們的父輩祖輩們,很少聽到他們講起關于心里方面的感悟,因為那個年代大家都在為生活全力奔波,壓力也沒有如今這般,吃飽穿暖就已經滿足,所以幸福感很容易獲得。如今告別了那樣的年代,物欲橫流的快節奏生活,讓人應接不暇,對于生活的高品質追求也成為年輕人壓力來源,壓力大了,時間充裕了,就衍生可各種心里問題。
其實心里問題解決最終靠的還是自己,靠自己想通,靠自己領悟,靠自己走出來,所以我想大家只要樂于分享,就可以通過彼此互相療愈。因為你心里的死結不一定因為誰的一句話就能破解,所以歡迎大家一起聊一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