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找原因
當我們發現自己?悶悶不樂或滿腹憂患時,我們應該馬上尋找原因,看究竟是因為什么不高興。一旦找到原因就會輕松很多,再用明確的語言把原因表達出來,然后集中精力對付它。
2.盡量多親近大自然
許多專家都認為,親近大自然會讓人心情變得愉悅,如果所處的環境不允許我們經常去戶外活動,那么就算在窗前看看遠方的花草樹,也能讓心情好一點。
3.保持充足的睡眠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羅拉德?達爾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他指出,對睡眠不足的人來說,那些?讓人?煩心?的事更能?左右?他們?的情緒。
那么,成年人一天究竟?要睡多久才夠呢?羅拉德?達爾教授針對這個問題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月的時間里,讓每個參加實驗的人每晚都在黑暗中待上14個小時,第一晚幾乎每個人都睡了 11 個小時,此后他們每一晚的睡眠時間都穩定在8個小時左右。
他還讓參加實驗的人每一天分兩次記錄自己的心情狀態,結果所有的人都說在睡足了之后心情更為舒暢,看待事物也會變得更為樂觀。
4.尊重客觀規律
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塞伊指出,個人的情緒變化?與身體內?在的“生物節奏?”有密切的關系,我們一天中所吃的食物、精力狀況及健康水平?,甚至是一天之內的不同時段,都能對我們的情緒產生?不同的影響。
塞伊教授的一項研究發現,睡得很晚的人情緒不佳的概率會更高一?些,而且我們的精力通常是在午后的時候最差,此時一件不好的事情就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巨大的影響。
塞?伊教授?進行的另一項研究還發現,當一個人的體溫在正常范圍內處于上升期時,其心情就會更愉快一些,他?此時精力也最充沛。
5. 保持合理的飲食
大腦活動需要的所有能量都來自我們所吃的食物,所以情緒波動也和我們吃的食物有關系。
要想有個好心情,就應該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要按時吃飯,嚴格限制咖啡和糖的攝入,因為它們可能會讓我們更容易激動,每天至少還要喝6~8杯水。
此外,要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它能讓人心境平和,感覺舒暢,還可以增加大腦血液中復合胺的含量,這種物質又被認為是人體自然產生的鎮靜劑。稻米、水果、雜糧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6.多運動
即使我們只是走了十分鐘的路,也能讓心情變好。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可以讓人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它的功效和那此提神醒腦的藥物差不多,但是與藥物相比亡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傷害。不過,要想有明顯的效果,最好是做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車、跑步等。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