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55工作人員討論案情
一個原本自我封閉的少年開始愿意走出家門,一個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的孩子開始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一名獨來獨往的學生開始交朋友……變化是怎么發生的?答案或許藏在一通連線中。
今年9月底,剛考上大學的小凌(化名)拍了段視頻,并發給了江西省(南昌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專職心理咨詢師李麗紅。視頻里的小凌陽光開朗,青春洋溢,和第一次與李麗紅見面時沉默的樣子判若兩人。小凌說她很喜歡如今的大學生活,慶幸當初給12355打了一個電話。對此,李麗紅感到很欣慰。
截至10月30日,江西省(南昌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累計接聽青少年來電20778次,個案辦理滿意率穩定在95%以上。數字的背后,是被關懷的青春。今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被評為2023—2024年度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創建單位,這令李麗紅及伙伴與有榮焉。
不能錯過的來電
“您好,這里是江西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2023年1月22日15時51分,一通求助電話打入服務臺,李麗紅接起了電話。
回應李麗紅的先是一陣沉默,隨后是抽泣聲。“我撐不住了。”電話那頭是一位年輕的女孩。
“95后”李麗紅于去年6月1日入職服務臺。一年多的時間里,她接聽過1000余通這樣的來電,幾乎每通電話都有“累”和“難過”這樣的關鍵詞。
李麗紅逐漸拼湊出這名女孩的大致經歷。女孩叫小凌,父母早年離異,她跟隨父親在重組家庭中生活,平日常有摩擦。
2022年,小凌高考失利,未考上大學,與家人的關系更加糟糕。她準備再次參加高考,然而家人不贊同,并以小凌已成年為由不再支付讀書費用。小凌因此抑郁,甚至出現過自殘行為。
打電話時,小凌正在某賓館,她說自己渾身無力,感到人生無望。
李麗紅內心不由得緊了緊,聲音卻依舊鎮靜。“我在這里陪著你。”“我能理解你,其實你已經很棒了。”“嘗試著坐起來,我們做一下放松訓練……”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心理疏導,小凌的情緒逐漸平穩。危機暫時解除,李麗紅將來電整理成一份翔實的工單,里面記錄著小凌的訴求、處理情況和意見等。
平臺會為每位來電者建立一份專屬的工單,“就像醫院開的病歷一樣,方便求助者再次來電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這很重要。”李麗紅說。
“孩子打電話給我們,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有人伸出援手。”該服務臺負責人張濤介紹,他需要在每份工單上簽字,熟悉每份工單背后的故事。
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青少年群體抑郁風險高于成年群體。對此,張濤認為,需積極干預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為了更好地服務每一位有需要的青少年,2022年5月16日,江西撤并區市熱線,成立服務臺,實現全省“12355”一號對外,構建12355“省級服務臺—市級服務臺—縣級服務站—基層服務崗”四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組織體系,省級統一接入咨詢,市縣線下承接項目。
一通來電就是一個求助信號。對于普通轉介個案,服務臺要求各地必須在24小時內與來訪者取得聯系。對于危機干預個案,省級層面須成立緊急事務處理小組,要在30分鐘內形成工單轉介所屬地團委,并聯動相關部門推出相應措施。
張濤告訴記者,目前,服務臺已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11所專門學校、1857個“童心港灣”。平臺熱線365天在線服務,9時至21時,5條心理咨詢熱線、2條法律服務熱線同時接通,讓青少年有呼必應。
眼淚少了笑容多了
作家哈珀在《殺死一只知更鳥》一書中寫道:“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其實這就是共情能力,你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他才會相信你,從而愿意接受你的幫助。”張濤說道。
此前的通話讓小凌有了期待。今年3月8日,服務臺志愿者在線下見到了小凌。
小凌獨自在外租房,志愿者第一次見到她時,她穿著校服,頭發有些亂,眼睛通紅,盤坐在地板上。
心理咨詢師搬來凳子,坐在小凌面前,擁擠的房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小凌說,她正在復習備考,租金等生活費用均是向同學借的。如今,她仍在服用藥物,雖然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她依舊存在消極想法,且有軀體化癥狀。
“一開始她很自卑,但在相處過程中,我們發現她畫畫能力不錯,于是開導她尋找自己的閃光點。”李麗紅告訴記者。
經過一上午的疏導,小凌情緒好了不少。心理咨詢師離開時留了一張“溫暖解憂卡”,并告知日后有需要可隨時撥打卡片上的求助電話。
之后,服務臺為小凌制定了幫扶方案: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資助其租房和生活費,每月提供3~4次線下心理咨詢服務。
如今,小凌眼淚少了,笑容多了起來。
不過,長期與他人共情難免會讓心理咨詢師卷入到負面情緒中。為此,他們定期接受心理督導,積極調整心理狀態。
張濤則有不同的無奈。
2022年,服務臺草創未就,23歲的張濤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負責人,幾天后,一通求助電話打了進來。
“一個叫小文(化名)的男孩來電時正站在橋上,想不開……”張濤回憶道。
張濤穩住小文后,立即聯系當地團委開展線下救援。48分鐘后,小文被救了回來。經過心理咨詢師數小時疏導,小文暫時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你救了我一次,但能救我一輩子嗎?”小文的話讓張濤陷入了沉思。
被救之后,小文向平臺提出了要求,但服務臺職能有限,且小文的監護人不支持他的要求,這讓張濤后續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很被動。
“部分被救孩子過于依賴12355,希望我們幫助他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后果。”張濤告訴記者。
張濤認為,有時僅僅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還不夠,如果能與相關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或許能更好地幫助求助者。
“螢火”成炬守護希望
有了努力的方向,2022年10月,服務臺便攜手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建立合作機制,為青少年服務工作注入檢察力量。
“今后,我們還將與衛健、教育、民政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鼓勵醫務人員、基層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專業人員加入,不斷充實志愿服務隊力量。”張濤介紹。
如今,服務臺組建了一支700余人的專業化心理咨詢師、法律志愿者隊伍,其中包括92名公益律師,免費為青少年維權。同時,與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門聯動,推動解決了50余起涉青少年案件,并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法治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童心港灣”活動3000余場,覆蓋青少年250余萬人。
李麗紅告訴記者,小凌考上大學后,服務臺與其大學所在地的團委進行了對接,學校為她提供了助學金和勤工儉學崗位,足夠支持她完成大學的學業。
小凌還向李麗紅透露:“我希望今后有機會能像你們一樣幫助別人。”
對此,張濤表示歡迎:“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他希望今后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匯聚成一簇簇“螢火”,照亮青少年健康成長之路。
內容來源:新法治報(王琨 全媒體首席記者吳強)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