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團,26年心理學導師。
社交恐懼癥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沒有自我,就是自我價值非常低。從小到大他是被父母否認沒有一個強大的自我,也就是他不認為我是一個好人,因為他總是否認別人會嘲笑我,或者是因為在某一次社交中他真的被嘲笑了,就有了一個社交的一次的創傷性經歷。
比如我小的時候被一條瘋狗咬過,這個叫創傷性的經歷。現在我會有什么反應?看到狗我都怕,我就會遠離狗。社恐的人也許在某一些社交中被傷害過,比如媽媽或者爸爸逼一個小孩,當著一幫親友的面表演搞砸了,搞砸的時候是不是很丟人,很羞恥。這個經歷跟當年被狗咬過是一樣的,所以以后一面對眾人他心里是怎么樣,就像見到狗一樣,他就會躲起來躲到手機里面。
那怎么辦?很簡單重新找回那個自我自信,就像那個我很喜歡的一個老爺子叫王德順,光著膀子走秀老爺子。老爺子有一次接受一個記者的采訪:老師你怎么那么自信的?老爺子說了句話我覺得非常的有智慧,很符合心理學的原理。他說我的自信源自于過去一點一滴成功的累積。
這句話就送給有社恐的朋友了。如果想從社恐里走出來,那要開始累積人生一點一滴的成功。但這個方法比較慢,送你們另外一個最快的方法。最快的方法還是回到童年療愈那的創傷,就是找一個專業的心理治療師,當你能夠療愈童年創傷之后只有力量。
因為這個是主觀的恐懼是主觀的,害怕也是主觀的。既然是主觀的是可以改變的。這是心理學的最重要也是最簡單,也就是最有價值的一個功能。就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主觀世界,由一個人我認為我不夠好,而改成我足夠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