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主題MV循環播放、強制報告普法海報抬頭可見、檢察卡通人物躍然眼前……不久前,一輛名為“青穗號”的普法主題公交車在廣州正式投入運營,吸引不少“小乘客”前來打卡。這輛公交車由廣州市檢察院和第三方合作設計,運營線路連接新老城區,途經廣州市少年宮等重要文化場館,站點輻射數十所中小學校,如今成為廣州多樣化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普法工作的一道獨特風景。
這是廣州市檢察機關不斷延伸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觸角,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司法保護的縮影。
近年來,廣州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依法履職辦案,貫徹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從傳統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全面開展司法保護轉變,構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取得顯著成效。
打造檢警協作機制
協同保護救助超1000人次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由于侵害對象的特殊性和手段的隱蔽性,往往面臨著取證難、保護難的困境。如何解決因詢問方式不當或反復詢問造成未成年被害人“二次傷害”的問題?
近年來,“一站式”詢問、救助機制在全國各地檢察機關應運而生,推動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辦案機關詢問、取證、檢查、救治等工作“一次到位、一站解決”。
為高標準建立“一站式”辦案救助機制,廣州市檢察院會同廣州市公安局等單位制定《關于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案工作指引》,同時牽頭制定“一站式”辦案區建設參考標準。目前,廣州市檢察機關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市建成該類辦案區20所,相關經驗被廣東省公安廳在全省推廣。截至2023年底,全市“護蕊”一站式辦案場所使用近1000人次,辦案同時檢警機關協同鏈接多元資源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心理救助等綜合保護工作。
辦案機關“一站式”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理念不斷深化,為廣州市檢警協作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2023年8月30日,廣州市檢察院與市公安局在近年探索協作試點的基礎上,簽署合作協議,共建覆蓋全市的“未?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警協作機制。“護蕊”花開,“未?藍”啟航,這是檢警兩家從“一站式”辦案救助機制的個案對接配合到整體性的機制銜接的提級擴能。
2023年8月30日,“未·藍”廣州市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警協作品牌正式揭牌
“未成年人保護‘兩法’對檢察機關、公安機關落實未成年人保護理念提出新要求。該機制的形成,實現了涉未成年人案件在偵、捕、訴等司法辦案環節高效運轉,使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理念得以在全訴訟流程中一以貫之。”廣州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劉建軍介紹,檢警協作機制可積極引領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同步更新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理念,推動專業化建設,優化司法銜接,筑牢檢警協作基礎。以專業化辦案隊伍建設為例,廣州市檢察機關多次走訪公安部門,引導黃埔、荔灣、南沙等地公安機關組建女民警專班,24小時備勤,專門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
在該機制的推動下,廣州市檢察院與市公安局已建立多種業務溝通模式,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共性問題開展共同調研,及時通報,督促改進。與此同時,檢警雙方還定期舉辦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實務檢警同堂培訓,邀請未保領域全國知名專家、業務能手為一線辦案人員授課,推動司法隊伍理念更新和業務能力提升。
據統計,廣州市檢察機關依托檢警協作機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涉未成年人案件1000余件,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協同保護救助超1000人次。“未·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檢警協作機制入選2023年度廣州市政法領域改革創新“一部門一品牌一區域一亮點”復制推廣項目。
身處大數據時代,檢警兩家乘著數字檢察的東風,迅速整合資源,數字賦能辦案現代化。廣州市天河區、花都區檢察院與公安機關共享相關數據,探索研發數據監督模型。通過比對公安、檢察、市場監管、教育等系統數據,篩查出48條線索,并依法監督。
用心用情綜合履職
雙向關注保護案件中的未成年人
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案結事未了”是常態,檢察官不僅給予未成年被害人充分的關愛與保護,也密切關注著“失足少年”的未來。
“當年,我輟學走入社會,也曾經歷過焦慮和迷茫,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到你們。”不久前,全國人大代表周沖和檢察官一同走進廣州某專門學校,為一群存在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的孩子帶來一堂特別的法治課。周沖把個人經歷融入課堂中,引起現場同學的共鳴。
2023年11月,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副主任林鸝攜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道德模范周沖,共同開講“小Law號雙師課堂”
如何避免讓青春“誤入歧途”?面對罪錯未成年人,如何幫助他們重返“正軌”?“分級預防、干預和矯治”是關鍵。2023年,廣州市檢察院結合廣州市政協相關提案,會同市公安局等10余家單位出臺工作方案,推動全市加快建設罪錯未成年人分級干預機制,并成立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
一子落地,滿盤皆活。在廣州荔灣、黃埔、增城等地,檢察機關與屬地公安機關建立了罪錯未成年人信息共享和聯合矯治機制。“在該機制下,如發現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將協同聯動學校、家長、社工等力量及時干預,綜合運用法治教育、警示訓誡等手段強化矯治效果。”劉建軍介紹。
去年7月,曾經的涉罪未成年人小張因求職失利,情緒出現較大波動。檢察官聯動當地社區力量為小張提供心理咨詢和經濟支持,并利用觀護基地為小張鏈接求職資源,幫助其制定清晰合理的職業規劃。
在檢察官、司法社工、企業觀護員的共同幫助下,小張順利走出陰霾。2022年以來,廣州市檢察機關通過社會觀護、心理矯治等方式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犯罪預防逾1000人次,預防再犯,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每一個細微的線索背后,都可能事關一群孩子的利益。近年來,廣州市檢察機關逐步構建涉未成年人案件證據同步收集機制,探索涉未成年人案件“民事、刑事、行政、公益”訴訟一體化辦理模式。
“具體而言,即檢察機關在提前介入或審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指導公安機關協助同步收集、固定、轉化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或公益訴訟案件證據,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廣州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李征介紹,如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飲酒后遭受侵害的案件中,檢察機關指引公安偵查同步收集校園周邊商家違規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證據,并對有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落實整改。
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綜合履職是“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具體要求,不能依靠檢察官的“靈光乍現”,而應形成規范、建章立制,廣州市檢察機關一直在行動。荔灣區檢察院與民政部門建立“法翼天使”未成年人聯合守護項目,在多個鎮街掛牌成立協作示范點,借助基層力量開展保護和預防宣教工作;南沙區檢察院與省內13家檢察院建立異地協作機制,完善涉侵害犯罪公益訴訟保護線索移送工作;增城區檢察院與區公安分局聯簽《懲治與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聯合行動方案》,強化對旅宿娛樂場所、學校、培訓機構、網絡空間等的監管……
普法宣傳+社會治理
凝聚未成年人保護合力
“非常高興來到廣雅中學這所百年名校,以‘法治副校長’的身份參加今天的假前法治安全教育活動。”2023年7月6日,廣州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健來到廣東廣雅中學,受聘擔任該校法治副校長。
這在廣州早已不是個例。每逢開學季、“六一”、國家憲法日等節點,廣州市檢察機關檢察長都帶頭走進校園,為師生帶來一堂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近年來,廣州市檢察機關不斷深化“法治進校園”活動,全市共有164名檢察長、檢察官走進校園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講師,全年共開展未成年人防侵害普法286場次,受眾61萬余人次。
如何從根源上預防未成年人受到侵害?訴源治理是關鍵。
坐在辦公室都是問題,走出去都是辦法。2023年,廣州市檢察院以“查閱案卷+實地走訪”結合的方式開展調研,深入一線“解剖麻雀”,分析涉未成年人案件頻發成因,摸排社會治理領域的盲區漏洞。
“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社會各方協同共治。”劉建軍介紹,涉未成年人案件頻發,既與行為人法治意識淡薄、被害人自護能力薄弱,部分家庭和學校的監管缺位有關,也反映出有關部門對網絡、旅館、娛樂場所、出租屋、校園周邊等重點場所領域監管存在漏洞。
2023年1月,廣州市檢察院分析研判過去三年辦理的涉未成年人學生欺凌案件特點,向教育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引導其拓寬欺凌線索發現渠道、健全學生欺凌懲治機制、加強家校合作、構筑防欺凌社會支持體系。
抓前端,治未病。針對調研和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廣州市檢察機關還立足轄區實際情況,綜合推進社會治理工作。
比如,廣州市檢察院協同公安機關在全市開展“守護旅館入住安全”專項行動,推動倒查相關案件1085件,針對63件案件中相關主體未履行報告義務制發檢察建議;番禺區檢察院督促有關部門查處未登記住宿信息旅館、取締無證旅業、責令限期改正出租屋等數百間;天河區檢察院與網警大隊、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共建網絡保護數據庫,實時監測超過100家網站平臺防沉迷系統運行,引導運營者合規經營;針對新業態電競酒店違規接待未成年人亂象,海珠區檢察院聯合公安部門深入摸排調取部分從業者違規經營證據,督促文廣旅體局和公安分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經過廣州市檢察機關不懈努力,訴源治理成效顯著。2023年,廣州市檢察機關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同比下降11%。
南方+記者 孟健
【作者】 孟健
南方法治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