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出生于一個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疼愛她的爸爸、媽媽和哥哥。父母收入穩定,家庭生活富裕,她從小到大都是家里的寵兒,幾乎沒有吃過任何苦。
她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小孩兒搶走了她心愛的玩具,她氣得大哭起來。媽媽聽到了趕緊過來安慰她,爸爸說會給她買一個更好的玩具,哥哥知道了直接跑到鄰居家幫她搶了回來。這種被全家人呵護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蘭蘭也非常爭氣,她從小表現得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最后順利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在大學里,她參加了很多社團,身邊有不少追求者,她的內心充滿了優越感。
而蘭蘭的哥哥就沒有那么幸運了,父母對他的要求非常高,從生活到學習,父母都給他定了很多準則。如果哥哥不遵守,就會遭到父母的呵斥和懲罰。哥哥對此頗有怨言,蘭蘭也無可奈何。
蘭蘭在大學畢業那一年,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她辛辛苦苦準備的論文被老師打回了好幾次,眼看著身邊的同學陸陸續續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她非常著急。那段時間,她覺得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何選這個專業,甚至不知道為什么要讀大學。
畢業之后,她的工作總算有了著落,但是職場上的生活讓她很不適應。領導的嚴苛、同事的圓滑、工作上的壓力一度讓她難以承受。她發現,眼下的生活和她之前的經歷相去甚遠,她非常想念爸爸媽媽。
更讓她難過的是,她發現在自己大學畢業之后,父母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哥哥身上了。哥哥比她的工作好,還給她娶了一個漂亮能干的嫂子。嫂子不僅學歷高,收入好,性格也討人喜歡。這一切,讓她的內心產生了極大的落差。
為了重新贏得父母的關注,蘭蘭聽從父母的建議,辭去了大城市的工作。然后回到老家,選擇了一份收入低但是體面穩定的工作。她又在父母的建議下,嫁給了當地一位富二代老公。
但是,她婚后的生活并不美滿。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后,她照顧孩子非常辛苦,經常和婆婆發生矛盾,而她的老公總是什么都不管。她多次向自己的爸爸媽媽抱怨,剛開始父母也會安慰她。但是,時間久了,父母也有些疲倦,經常說她“太任性了”、“不知足”等等。
父母的這些話讓她覺得很委屈,甚至是絕望。她開始失眠,無緣無故地流淚,做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對孩子也越來越沒有耐心。老公不愛搭理她,父母總是數落她,她覺得自己孤獨無依。她實在想不通,一直過得順風順水的她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她走進了心理咨詢室,她把內心的苦水傾倒而出,邊說邊哭。心理咨詢師耐心聽她說完,然后和蘭蘭一起分析了她的成長經歷。
心理咨詢師告訴她,她今天的問題,在她很小的時候就有苗頭了。聰慧的她很早就知道怎么樣能夠獲得父母的關注以及如何討得父母的歡心。她總是在生活中展示出自己的弱小,這樣就能激起身邊人的保護欲,但是她的能力也因此被弱化掉了。所以,她在寫論文、參加工作以及經營婚姻中才會遇到那么大的挑戰。
同時,她努力學習,按照父母的建議選擇專業、回到老家工作、走進婚姻,是因為她覺得這么做父母會喜歡,但是她恰恰忽略了自己真實的想法。蘭蘭總覺得父母不像以前那樣對自己那么好了,最主要的是她還活在小時候的狀態,她在潛意識里還是父母內心的小公主,沒有真正長大。
當然,蘭蘭的父母也是有責任的。他們一直把女兒當作弱者看待,給予她很多的呵護和幫助,卻忽視了對她能力的培養,才讓女兒長大之后難以應付諸多挑戰。
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會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判斷,一旦孩子形成了錯誤的自我認知,就會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出現問題。
做子女的需要的是看清自己的內心,只有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持續獲得成長的動力。
父母不需要為了子女而活,子女也不需要為父母而活。當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任何人,才能夠堅定從容,無怨無悔。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