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大學同學聚會,吃飯的時候,我和學霸坐到了一起,因為離得比較近,我倆自然交流了起來,她說到最近讓她很心煩的事情,兒子上高中了,最近頻繁向朋友說不想上學了,也想像父母那樣上班掙錢,朝九晚五的,他覺得很輕松,學習太累了。朋友給孩子把各種道理都講了,一點兒效果也沒有,最后打罵都用上了,孩子反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而朋友一家因為這件事情也是鬧得雞犬不寧。聽完她的訴說,我馬上想到最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方法,于是立即分享給了朋友。大概一個月后,朋友打來電話說,她兒子已經順利投入到學習中了。

其實方法非常簡單。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給孩子說,好好學習,以后考好大學,找好工作,這樣就會有出息。類比一下,你的領導對你說,小楊啊,你好好加班,努力工作,以后肯定少不了你的好處,結果月底了工資照舊。另一位領導下班后對你說,小楊,這個工作你做一下,我把加班津貼給你放到這個月的績效里,月底,你的工資果然多了很多。兩種情況下,你更喜歡哪個領導?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家長一味地給孩子畫未來的大餅,他看不見,摸不著,也聞不到味道,相反看見你每天工作很“輕松”,他當然想要更輕松的,這已經是他能感知到的好生活了。

因此,對于孩子想要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必須從當下找到好好學習的優勢,他們才會更有動力。以下四個方法家長們可以試試。
1、讓孩子說一說班里的學霸在學校的待遇。孩子肯定有很多話說,最明顯的就是老師的偏心,比如有一次班里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和學霸都忘記帶作業了,老師卻只罰了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老師從心底認可學霸,他即使忘記帶作業也一定好好完成了,而學習不好的學生更可能把忘記帶作業當做沒寫作業的借口。孩子說著說著就意識到學霸在學校受到的優待和尊重了,自然會產生想要成為學霸的想法。
再說一個我在學校受到“歧視”的案例。初中的時候,我的數學比較差,有一次老師讓小組討論一個比較難的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逐漸產生了自己的解題思路,很快就把結果算了出來。于是我興致沖沖的把自己的答案說了出來,結果小組內的人都圍著學霸,聽她的思路,沒人理會我的結果。過了一會兒,學霸也算出了結果,卻與我的不同,大家都認為是我做錯了,連我也對自己產生懷疑,拿著筆又開始計算。學霸也把自己的過程檢查了一遍,最后發現是她在計算過程中出錯了,我的才是正確答案。可小組內的人并不認為這道題是我做對的,正確的成果只屬于學霸,她們依然把講解的機會給了學霸。看見沒有,當你沒有能力的時候,即使做對了都是錯的,而學霸哪怕錯了也是對的。
學霸在學校,不僅僅受到老師的青睞,其他學生從心理上也是尊重、喜歡甚至想要巴結學霸的。他們在學校能享受到更多的優待和自由,校規在他們面前都會變得更有人情味,而學渣面臨的只有冷冰冰的規則。

2、定制短期目標,并完成。雞娃的目標是讓孩子看到我能行,孩子產生厭學心理多半是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覺得他能在打工方面大展身手,事實上,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如果連學習的苦都吃不了,更吃不了社會的苦。
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定制一個短期目標,比如最近的月考,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試一試努力盡全力拼搏一次,看看自己能達到怎樣的成績。結果可能有兩種,一種是成績真的有了改善,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對自己能力有更大的信心。一種是成績并沒有大的改善,甚至是退步了,其實孩子愿意努力一個月已經說明了其對學習的態度,面對這樣一種結果,他會有一定的思考和反思的,這種時候,父母再旁邊再煽風點火的話,再拼一個月很容易的,這樣不斷地繼續拼一個月,孩子的學習就會進入良性循環,他的成績總會提上去,一旦上去就很難再掉下來,關鍵是那個努力拼命的樣子會形成孩子的常態。

最后,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的反應至關重要。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要盡量理解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僅僅從表面判斷。通過以上方法,幫助孩子重新找到學習的動力和樂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學習道路。這就需要父母持續的學習,我建立了一個家長交流裙,大家可以一起交流。V:zhizhuodejunma066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