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木。最近在我的訓練營直播當中,一位同學的分享讓我感受很深刻。他是一位中年大叔,40歲出頭,但是由于強迫發作,頭腦當中時常冒出恐懼的念頭,把他自己困在了家里,沒有辦法工作賺錢養家。他也很急切的想改變現狀,但是幾經掙扎還是沒有太大的起色,漸漸的也對人生失去了信心了。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他開始加入到了我的訓練營當中。我想他的故事僅僅是眾多強迫癥人和焦慮癥人的一個縮影罷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念頭就足以毀掉我們的整個人生。
在前兩天的直播當中,一位來自廣東的女士跟我講,她的潔癖非常的嚴重,直接導致她不能去工作,只能待在家里。但是我在想,相比于這位女士,這位學員的壓力可能會更大一些。因為身為男兒身,有養家的壓力和社會的壓力。大家不管怕的是什么,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頭腦當中的這些想法都是假的,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僅僅停留在聽道理、聽雞湯而行動上,不做出任何努力,不做出任何改變,對于生活現狀其實仍然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根本起不到改變的作用。所以再難也要堅持行動。
說到行動,最近這位中年大叔在實踐當中有了一點自己的感悟。他跟我講述了前段時間他的經歷,他和兩位朋友自駕去山里談生意,一路上充當司機的角色。他看到周圍險峻的山路,窮山峻嶺,斷壁懸崖,被嚇到了。開車的時候他是不敢有半點馬虎,聚精會神。
一路下來讓他有了驚訝的發現,他覺得開幾個小時的山路應該很累,但是他卻意外的發現身體不但不累,而且身體和大腦還異常的輕松。那些令他感到恐懼的想法、念頭全都不翼而飛了。我跟他講,這就是他一次寶貴的體悟經歷。
因為山路陡峭險峻,人在危險面前就會調動所有的注意力,去處理現實的困境和危機。而這個時候頭腦當中的無中生有的那些想法根本也就無暇顧及了。
所以經由這件事我跟他說了三條建議。
·第一條,要明白那些所謂的恐怖的想法念頭根本對咱們是沒有任何威脅的。如果真的有危險,那么我想在這位學員這幾天忙碌的時候無暇顧及他們的時候,這些危險不是早該發生了嗎?可結果是一趟旅程下來一切安好,這足以說明頭腦里的那些胡思亂想都是假的。
·第二條,只有身體忙碌起來了,大腦才會得到休息。看看日常中體力勞動的工人們往往是很容易獲得滿足和快樂的,但是往往坐辦公室的人腦力勞動者失眠、抑郁、脫發大有人在。所以勞力者往往不勞心,忙起來才是解壓的重要方式。
·第三條,要多去社交。有句古話叫慎獨,就是說一個人的時候是很考驗自我約束能力的,而對于這些強迫的、焦慮的人也同樣是很大的挑戰。所以要盡量少一個人獨處,特別是癥狀爆發的時候,千萬不要不服氣硬扛,千萬別較真。
一個人的時候容易多想,越想越多,越想越壓抑、越抑郁。要多去社交,找正能量的人去社交。如果實在找不到人社交,也要去人多的地方,比如說咖啡館、圖書館、菜市場、街心公園等等,這些都可以讓心情舒暢起來。
這就是我聽完這位中年大叔的這段實踐經歷之后特別想跟朋友們分享的一些話,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啟發,拜拜。木木心理,專為你提供強迫癥療愈方案。
]]>這種現象叫「反芻思維」,就是對消極的、負面的事反復琢磨。總是強迫地反復思考一件事,或反復琢磨一句話,事件本身不能把人怎么樣,要命的是反復體驗糟糕的情緒。焦慮的人擔憂未來、抑郁的人糾結過去。很多人覺得抑郁情緒沒啥,以為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可崩潰往往來的措手不及,發展成「癥」的時候,光憑自己的意志力,是很難戰勝的。
對抑郁最好的預防是及時發現 ,從胡思亂想中奪回對大腦的控制,說三個應對辦法。
第一及時喊停:意識到又開始瞎琢磨了,要說“停”,喊出聲來,讓自己聽見。把思緒循環的節奏打斷!“停”這個字就像開關,命令自己,下意識地服從。腦子不聽話,就接著喊,多喊幾遍,腦子里自恰的邏輯連不上了,亂想的念頭就弱了。
第二專注當下:保持正念,吃飯時專注吃飯,走路時專注走路,走神時知道自己在有神,大腦自動駕駛的時候,立刻把它拽回來。當某個負面想法出現時,不去評判對錯,心在當下不偏不倚,讓念頭來,任念頭走,保持清醒的覺察。
第三心理咨詢:靠自己擺脫不了負面情緒,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的幫助。有些事人會選擇性遺忘,有些事不愿回憶更不愿說出來,但是,會在心底留下看不見的傷,有些傷即便終老都不會愈合。咨詢師是你的情緒出口和支撐力量,會用比你對自己還強的耐心,陪著你把那些看不見的傷口修復,幫你從容度過人生低谷,看見人生最美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