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還有人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多。本期重點講如何救助青少年抑郁癥患者。
父母是孩子的啟明星,是孩子的精神支柱、避風港,若發現孩子患上抑郁癥,家長首先要給孩子給予足夠的溫暖關愛和鼓勵支持,其次要學習抑郁癥的科普,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郁》。
孩子患上抑郁癥,大多與家庭環境相關,家長要及時反思修正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態度。

1.用平等心對待孩子
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而是用一顆平等心對待孩子。
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尊重,對孩子的喜好不指指點點,對孩子的傾訴用心聆聽,對孩子的問題及時回應,對孩子的困境及時伸出援手,正面積極地引導孩子,亦師亦友,才是和孩子相處的最佳模式。
不強迫孩子做去他們不喜歡的事情,針對抑郁患者,更要十分尊重他們的意愿,該提的建議少提,不該提的建議不提,盡量給予他們寬松的生活環境。
2.再忙也不能忽視孩子
有的孩子表面陽光開朗,其實早已深處黑淵,若家長平日里對孩子沒有點點滴滴愛的積累,則很難察覺到他們一絲一毫的異樣。
每天至少抽出二十分鐘和孩子進行互動,主動關心孩子日常,了解孩子當天的動態,比如學校生活是否愉快,學業是否有壓力,身體是否生病等,要是有,及時幫助孩子化解這些問題。
對于抑郁癥患者,家長準備一日三餐要多花些心思,保證患者每天能攝入足夠均衡的營養。
抑郁癥患者會因為自理能力下降,可能無法保持儀容整潔,臥室干凈等,這時父母不要指責他們,而是協助他們保持干凈健康的生活環境。
3.不要把壓力傳遞給孩子
工作壓力大,經濟壓力大,這些成人世界里的壓力,不要傳遞給孩子,也不要因此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
現在都實行雙減政策了,也請避免帶給孩子學業壓力。
對抑郁患者要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可以保障他們及時就醫按時吃藥。
學校老師若發現有抑郁傾向的學生,可私下找學生聊聊天,給予關心幫助,推薦學生找學校心理室做咨詢,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
作為抑郁患者的朋友或同學,在對方傾訴時,請耐心聆聽,不要不耐煩,更不要嘲諷,溫和地勸說患者去就醫。
總而言之,抑郁癥患者除了努力自救外,更離不開周圍人的協助,愿我們大家共同打造一個有愛的生活環境。
#頭號解憂館#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