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青春期孩子的背叛時期,也許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從前明理又聽話的孩子,突然變得如此的不通情達理,以至于因為這一種逆反鬧得整個家里都不得安定。
我們常常會想,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就是因為他不聽話了,但是我們往往會忽視最根本的問題。
大多數(shù)青春期的孩子呈現(xiàn)逆反心理,歸根結底都是來自于我們的教養(yǎng)方式以及家庭環(huán)境的原因,也就是在家庭中的【權力之爭】。
其實對于孩子而言,只是對從小到大聽從要求的狀態(tài)產(chǎn)生了逆反,他們并不是反對規(guī)則本身,而是我們在教育規(guī)則中的解釋權。

這個解釋權就象征著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爭奪戰(zhàn),一場關乎他情緒、自由以及幸福的權利之戰(zhàn),在他看來,生活上大部分權利都是被我們掌控,就算是出現(xiàn)新的規(guī)則要求,也是由我們掌控進程和結果,所以他們才會不斷的會想要和我們爭奪,不斷地想要贏得主動權,從而擺脫我們的控制和束縛。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時又該怎么辦呢?
孩子產(chǎn)生青春期的逆反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不用過于焦慮,要弄清楚的是孩子產(chǎn)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再根據(jù)問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01Learning
學會與孩子溝通
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會成為他們的第一個朋友。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大多數(shù)問題的產(chǎn)生都是因為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
在我們的角度,我們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閱歷,完全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最適合他的選擇,但站在孩子的視角上,我們在溝通中很容易忽視他們的想法,導致很多事情上都倒向了我們掌控,他們被迫順服的現(xiàn)象。

2020年9月,武漢某一中學,發(fā)生了一件讓人觸目驚心的新聞事件:
一名14歲男生因為打牌被叫家長,媽媽來到學校后對著男生連扇兩耳光,隨后男生跳樓自殺。
很多人可能會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就這么點事都能鬧到跳樓的地步,但其實在孩子眼里,只看到了我們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對他的羞辱和強勢,一個耳光不僅打散了他僅有的自尊心,還有他與老師同學繼續(xù)相處的勇氣。
所以,在問題發(fā)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傾聽孩子的訴說,尊重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尤其是當孩子發(fā)泄自己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先傾聽,不能一味的說教,當孩子情緒穩(wěn)定以后,選擇合適的方法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辯論誰對誰錯。

在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見,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協(xié)商明確行為的界限,避免總是嘮叨孩子,孩子出現(xiàn)情緒波動,甚至有一些不良情緒的時候,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孩子,不能再盲目的以過來人的口氣教育孩子。
要知道,溝通才是化解矛盾的最基本方式。
02Learning
學會向孩子示弱
對于中國傳統(tǒng)父母來說,我們很少懂得如何向孩子示弱,反而是強勢的很多,因為大多時候我們的想法都是:“我說什么孩子就要做什么,反正我是為他好。”
也許會有父母說,很多時候我們在孩子面前已經(jīng)習慣了以命令者的身份去對待,再示弱的話就意味著失去威嚴,向孩子低頭。
其實,這里的示弱,并不是“慫”,而是用平等的心態(tài)去對待孩子。

面對青春期孩子表現(xiàn)出的叛逆行為,我們要把自己從“老子”的角色上放下來,不能總是在孩子面前扮演強者。
有位媽媽在批評孩子鋼琴沒練好時,孩子懟回一句“有本事你來呀!”
這位媽媽微微一笑,回道:“我就是不會啊,來不了!你會你教教我唄。”
孩子聽到媽媽這樣出乎意料的回答之后也忍不住笑了,說:“那你可要好好跟我學哦。”
簡單一句話就化解了矛盾,真正厲害的父母,并不是靠強勢去壓倒,或者反復去嘮叨,而是因為他們懂得一個道理:會對孩子“示弱”,才是家庭教養(yǎng)的利器。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沒有家庭地位,在我們面前沒有話語權和主動權,因此才會事事跟我們作對,其實他們的內心會更敏感脆弱。

寫在最后:
孩子只是用叛逆的方式告訴我們,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也有自己的決斷和態(tài)度,很多時候可以不用我們替他做主,只是想在一件事情上擁有自主權。
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孩子想要的是能夠有制定規(guī)則的機會,而不是一味的聽從我們的教導和安排,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陪伴和愛護,像朋友一樣,共同去面對和解決成長道路上的苦難挫折。
瀏覽官網(wǎng)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ǎng):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