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干過報復人最爽的事情?
是的,“我干過很多,并且那一刻的感覺極度舒適!”
(這是我的一個來訪者的自訴,為保護來訪者隱私,以下內容已做二次修改處理;)

“我有非常嚴重的心理創傷,來源于我的原生家庭。即使這樣,我的父母依然不愿承認他們的罪行。(是的,他們對我做的這一切,在我看來是罪行)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有非常嚴重的打麻將的行為,并且脾氣極度地暴躁。我有一次因為幫著母親頂了他一句:“你怎么又去打麻煩,天天不回來!”
當時,我正端著碗喝著牛奶。那一年,我不過小學五年級。我的父親暴跳如雷般地罵了我一句:“蠢貨”,然后惡狠狠地將我整個頭按進了還沒有喝完的牛奶的碗里,而我的母親,更是冷漠地看著這一切,還驚慌失措地讓我向父親道歉。
你相信嗎?每一個孩子在深愛自己父母的時刻,也有一半的情緒對他們人性泯滅地憎恨。這種恨,深到了骨髓中。
是的,這就是你不敢說出來,但內心無數次上演過的人性。
我相信,來訪者中原生家庭的畫面這當中每一個非常微小的細節,是成千上百萬來訪者的童年期間面對父母不同遭遇的縮影。
即使今天,這件事情過了很久,來訪者遇到有類似創傷觸發的時候,依然會觸及他的童年創傷。
于是,他的童年,是在報復父親中度過,他的成年,是在報復他的母親中度過。因為他憎恨的是母親的不作為。
比如,他會在父親騎行自行車幾十公里的路上,拔掉他的氣門芯,讓他每天上班無緣無故地遲到。
但即使這樣,當時報復父親的快感油然而升。但是每次因為報復路數的老套,希望父親獲得更慘更痛代價的時候,沒有達到他內心的期待時,他會發瘋般被仇恨反噬,然后不爽到甚至失眠。
所以,可想而知。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上最差的。
直到——他的父親現在已經突然年近70歲,冒著大風大雨給他接送孩子上下學,贍養他外公,當他當面懟父親窮、把父親的故事當成反面教材講給孩子們聽的時候,父親卻不再反駁、指責他,甚至連話都接不上了。
那一刻,他才知道——父親老了。
他有點淚目,他和父親的關系,似乎到了這一刻有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他開始寬恕父親的時候,好像,他的童年創傷開始有所修復了。
但是,因為從小到大遍體鱗傷的童年創傷,以至于很多無關緊要的小事,都特別容易觸及到他的童年創傷。
在他人生的那幾十年,他的脾氣一直極度暴躁,甚至對于一些特定的偶發事件,會產生系列連鎖的強迫思維。”
以上是我這位來訪者的自訴。
我們常說:好的原生家庭,是用童年治愈一生的創傷。而不好的原生家庭,是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所有的憤怒、所有的憎恨、所有的創傷都不是無緣無故,都是有根源事件的誘發和引導。
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當時事件下的創傷,而是當時事件下誘發的心理投射至童年創傷,然而誘導的強迫思維后報復心理,再進入下一輪新的強迫思維后的反噬。
我還有一名來訪者,同樣以下事件經過了改編處理:
在他童年的時候,經常因為作業的字,被單親媽媽拿去給鄰居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其實他的作業的字一直寫得都非常不錯,但是媽媽卻經常會拿著他的本子說:“看,別人家的孩子,字就是比你認真,比你好看,你看看你,什么也不行。”
在他的記憶中,媽媽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當他被最信任的人否認的時候,他會出現自我攻擊和創傷。
當他成年后突然有一天,因為在一起活動作品展示中,一個審核員拿出他的作品進行批評時說道:“你看看你的作品,你再看看別人的作品,你怎么做得這么糟糕?”
本來一句看似很正常的批評,卻突然間觸發了他的童年創傷。一瞬間,他對這名審核員產生了極度的憤怒,實施了為期半年的報復計劃。
第一次報復計劃是,他在領導面前挑拔了這名審核員。成功讓領導失去了對這名審核員的信任。
剛開始,他以為他會就此比較爽地看著自己報復的戰果,就像看到童年的自己在捍衛自己的權利一般。
但是很可惜,即使這名審核員失去了領導的信任,審核員的臉上并沒有出現他所預想的悲痛欲絕。
他開始更加的憤怒,因為他要的結果,不是讓審核員失去領導的信任,而是要看到審核員痛苦的表情。因為表情力的不夠,他又實施了第二次的報復計劃。
他如愿得到他所要的審核員痛苦的表情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比較爽,但是之后又有內疚、報復過猛、行為過激的自責感。
之后,又會出現無意義感的想法。因為即使做完了這一切,他并沒有完全治愈他的創傷,也沒有預想中的治愈感和幸福感。
因為,真正的創傷的治愈的感覺,并不是反復思維、并不是報復、憤怒后的快感,而是被溫暖的治愈感。這種治愈感,不是討好型人格般的治愈感,也不是原諒后的治愈感。而是自我強大,有能力可以去報復對方,但卻選擇了降圍打擊后的寬恕般治愈感。
相反,他的內心,還是空洞的。他甚至又陷入了新一輪的強迫思維,開始去想這件報復事件的意義。
幾年過去,他突然發現,他這幾年,每天做的事情90%是在設計這場報復,而他本人的人生,并沒有任何的提升。主要的問題是:他浪費了幾年的時間讓自己成功獲得了強迫思維,還患上了嚴重的失眠,有時會因為憤怒暴飲暴食,還會有強烈的購物欲。
自己在人生的追求上一沒有治愈自己,反而讓潛意識的自己在指責自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同時,他的自我追求、個人成長上白白浪費了幾年做正事的時間。
最后附上,人生不過百年,能活到80都足矣,我們真的要在被傷害這件事情上,讓傷害我們的人付出代價,關鍵是這些無關緊要的人、無關緊要的事,真的是需要消耗我們寶貴的時間、精力?
到底是用幾年的時間去報復一個人最后獲得無意義的感覺,還是治愈不了自己更重要?
還是用幾年的時間去遠離、屏蔽傷害你的人,或者如果對方真的已經意識到了錯誤,你去選擇和解,或者是增加自己的幸福感、治愈感、個人價值發展更重要呢?
報復一個人,僅僅會有當時一瞬間短暫5秒的快感,但還是無法完全治愈童年創傷,還是會被新的創傷繼續觸發新的童年創傷。那么人生是在一場又一場的憤怒、報復、生命終結后才得以停止?
還是我們遠離傷害、選擇用新的愛來治愈自己,來和自己和解呢?
人生的鏡花水月,潛意識的小孩,真的不是我們意識下以為的以為。
創傷后的報復,是本能反應意識層面的智慧,而創傷后的自我和解、治愈與放下,是潛意識層面的更高級的智慧。
創傷,會讓你有十倍痛苦,而創傷后的悲傷是一級痛苦、創傷后的憤怒是十級痛苦,而創傷后報復過程的實施和報復過程的強迫思維是百級痛苦、而報復之后的5秒快感只有一層幸福;
而創傷后的遠離傷害、自我療愈,才會讓你擁有千級幸福和成長!
人生百年的熟輕與熟重,你會如何決擇?
作者:心理咨詢師曾妍
瀏覽官網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ww.xlzxkf.com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