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乍一看,覺得這種說法似乎好像太夸張了哈,就是七歲那么小的時候,難道他一生的命運就已經(jīng)定了嗎?我們就能知道他到老會怎么樣了嗎?所以表面看這似乎沒有道理,但是實際上是有道理的,而且三歲和七歲這兩個的確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

根據(jù)我自己在心理咨詢中的觀察和研究,我發(fā)現(xiàn)實際上是這樣子的,就是說小孩剛一出生的時候,他會有一個自己的基本心愿,就是好像他追求什么,然后在他生下來進入一個家庭,他就會受到這個家庭的影響,或好或壞。
他就會有一個基本的感受,覺得這個父母對我好啊,還是不好啊。因為對于很小的小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全世界嘛。所以他就會產(chǎn)生他基本的一個非常深的潛意識層里邊的一個價值觀,覺得這個世界是好還是壞。然后他就會本能的用自己的一些方式,去應(yīng)對這個外界環(huán)境,這樣就會形成一個他最基本的一個人格。
如果我們把人格當成一個建筑,這就好像塑造了他這個建筑的一個基本的胚子,就像是蓋一個房子的最基本的基礎(chǔ),就是這樣子的。那么后來的生活,雖然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各種各樣的變化。但是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個最基本的人格的胚子是不會被變化的。因為他會以這個為基礎(chǔ)來看各種各樣的事情。

如果他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覺得整個世界是壞的,那就算他周圍的環(huán)境后來變好了,他也會用一個很消極的、很悲觀的、很敵意的態(tài)度去看世界,那他這種做法,就會導(dǎo)致他周圍的世界也會逐漸變壞。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這個人特別的樂觀,真心誠意的樂觀,在內(nèi)心很深處,真心誠意的樂觀,覺得周圍的人是好的。那么即使他周圍生活中,將來碰到一些不是那么好的人,由于他自己對別人的這種善意,那周圍這些人可能對他也會比對別人更好一點。
所以實際上真的,他的一個基本的人格特點,在三歲那個初步的形態(tài)就已經(jīng)形成了。當然剛一形成的還不是那么穩(wěn)定,還要有幾年的嘗試和變化。但是試上個三四年,也就是七歲左右,基本上他的這個最核心的三觀,最基本的人格就已經(jīng)穩(wěn)定住了。

再之后他也會有一些人格上的一些變化,行為上的一些變化,習慣上的一些變化,這些東西當然是有,在之后的環(huán)境當然也會影響他。但是那都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好像都是只是在枝節(jié)上,在一些細節(jié)上會有一些影響,很少能夠讓他發(fā)生脫胎換骨的那種變化。
所以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真的三歲就足以知道他長大了是什么樣的人,七歲也足以就知道他這一生很可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當然一切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哈。

如果他在長大了之后碰到了一個特別大的事情,或者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心理咨詢師,或者是他自己突然有了一個特別超越性的領(lǐng)悟,那么他當然也會變化。我們說的只是說一般人,這個沒有碰到這種特別特殊的情況的時候,那么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真的。
(作者:朱建軍,公眾號:內(nèi)明網(wǎng)校)
瀏覽官網(wǎng)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ǎng):www.xlzxkf.com
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irstmedicalworld.com/53.html